书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封面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 罗曼·罗兰

出版时间

2011-02-01

ISBN

9787544714891

评分

★★★★★
书籍介绍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罗曼·罗兰是本世纪初出现的长河小说的鼻祖,《约翰·克利斯朵夫》则是长河小说的典范。罗曼·罗兰的文风平白直露,通俗易懂,语言则热情奔放,简洁明快;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后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使人感到异常熟悉。在艺术上,罗兰追求的是自然和谐,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很富大自然的色彩。 罗曼·罗兰(1868—1944)生于一八六六年,二十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这著名的最高学府毕业后,又进一步深造,完成了博士论文,还当过中学教师,终于得以进入高等师范学校与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这一段学术道路尽管相当漫长,走下来颇为不易,但他却很早就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凭介《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译序
《约翰·克利斯朵夫》引言
黎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时代洪流中,从清晨到黄昏,小人物不断被打击,不断重新站起来,看得热泪盈眶。音乐部分有趣,最初反对勃拉姆斯,拥戴瓦格纳,到老了也会平和到与一切异见和解。政治与文化,跨越了德国与法国,捎带了瑞士与意大利,国际视野的大部头。恰逢民族主义高涨,懂了世间事的老人是多么忧虑。
读完这本书,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不是因为篇幅太长,而是因为情感太丰富。在约翰(其他的人物也是)的身上,能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在德法两国的民众上,也看到太多我们社会是缩影,浮夸与虚伪,勤劳与勇敢。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多抗争,才能形成我们的性格,等到年老的时候,应该学会爱人(当然,这是一生的课程),因为每个生命都不容易,最后记住,永远记得前进,直到渡过生命之河。
黎明-清晨-青春-反抗,每天几页缓缓看过,人物逐渐活了起来。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遇到长篇大论的音乐知识也会看不下去,但一点点坚持看下来会意识到,这就是人生嘛。只看了上册,时间有限,暂别~ps其实还是傅雷翻的感觉好些~
花了一个春节的时间终于在要上班的前一天阅读完了这部巨著,上册的语言优美而有哲理,描述了主角坎坷的身世;下册是主角动荡而波折的后半生。情路坎坷与对音乐的热情贯穿他的一生。 阅读到四分之三时我还是很不喜欢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性格特点和他对爱情的态度,实在过于偏激与黏腻了,所以他因为自己的性格遭了很多罪,因为自己的恋爱闹颓废了很多次,但也可能就是这样才成就了后面让我佩服的四分之一。他的脾气变得温和不是因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是经历过了太多波折后对世事变得豁达了。他一生对音乐的执着与奉献也让我佩服。
每个角色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安娜多德那一章看哭了TAT 好喜欢里面的每一个女性角色!对,每一个!对克里斯朵夫,有时候特别喜欢,有时候又特别讨厌,太喜欢他身上那种不屈的精神了,而且书中的细节描写处处发人深省,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事业对自由对国家对信仰,都值得让人反复斟酌品尝。好长时间没看过这么吸引我的长篇了,内牛满面不足以表达……
看哭
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总是读着读着就会出神,也许会联想到自己的内心,但是它确实是一本可以让你足够静下来的书,各种情绪的描写,作者深入主人公的灵魂,如果我让再次选择,我一定会放过它,毕竟耗时太长了。
太细腻了,太丰富了
可不可以说是《我的天才男友》
这部一千多页的小说,我前后花了二十多天看完了。怎么说呢,开始我并不喜欢小克里斯多夫,我觉得他太格格不入了,太冲动,总是不顾一切后果形式。后来看到他慢慢在转变,但他的本质却依然不为时间和环境所污染。我看到了一个颠沛流离,穷困一生,却无比辉煌的可爱的人。克里斯多夫的一生,在我看来,是让人无比佩服的。他有一个爱他却无法理解他的母亲,他有一个挚友奥利维埃,他有一个深爱的女友格拉齐阿,最重要的是,他的一生,对他不离不弃的,就是音乐。 我真的无比羡慕那些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并终其一生和它一起,不离不弃的人儿。克里斯多夫如是,羽生如是,我希望我也能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