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象征交换与死亡的封面

象征交换与死亡

[法] 让·波德里亚

出版时间

2012-06-01

ISBN

9787544727020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讲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这三种不同的仿象,它们分别对应于价值的自然规律、商品规律和结构规律。作者通过分析劳动、时尚、身体、死亡、诗歌语言等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指出仿真原则现在已经替代过去的现实原则支配着一切,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精神分析学,在今天都已成为守法的革命,丧失了有效性和激进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反馈赠中的馈赠可逆性、牺牲中的交换可逆性、循环中的时间可逆性、摧毁中的生产可逆性、死亡中的生命可逆性、易位书写中韵语言单位和价值的可逆性。这一巨大而同一的形式是毁灭与死亡的形式,它可以在仿真的极限,终结线性的时间、语言、经济和权力,这就是象征交换。这是唯一与代码结构暴力等值的象征暴力,只有这种悖论的理论和实践才能触及今天的超级现实并给予它致命的打击。

编辑推荐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新版)》是让•波德里亚最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阐述之一。

名人推荐

《象征交换与死亡》无疑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著作,对于现代与后现代争论具有关键意义,也标志着他本人的后现代转向。要理解波德里亚在其思想最丰产时期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激发力,就不能错过本书。

——道格拉斯•凯尔纳

众多后现代文化的绘图者都不敢贸然离开20世纪话语中熟悉的浅水区,他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筛选出一些基本的变化,波德里亚却向着未标明的当代深水区做最精妙的“虚拟”潜入,他为我们提供了满怀热情地探索后现代状况中最重要的新事物的模式。

——尼古拉斯•楚尔布拉格

目录
前言
一生产的终结
价值的结构革命
生产的终结
劳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期末补天#内容六星翻译负两星,部分概念翻译的不对,句子都通但是再一读能发现问题。集合布希亚思想之大成,需要再读。
波德里亚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应该被给予更高的评价。反精神分析式的死亡欲动辩证法让他与德勒兹保持距离,而拒绝福柯与德里达式的重返古希腊则能看出他坚持着左派的执着,又不似布尔迪厄一般把马克思纯粹的社会学化。仿像,超真实,自动木偶和机器人,政治经济学与死亡,巴塔耶与弗洛伊德的死亡概念对比,在这个时代才会让人受到比8,90年代更大的启发。
后期转变核心: 1.商品价值逻辑 → 符号结构逻辑 2.工业现实 → 过度真实 3.客体的入侵 → 狂欢的客体
生产本身逐渐被再生产掏空,拟象在浮动的社会空洞地复制自己。波德里亚对我的影响,不如说是帮助我理解了自己一直以来感觉到的,那种油腻感。无限的膨胀,肥胖的四周,世界逐渐变成翻滚着恶心的物质的油腻的时空——如此令人窒息,我因此一直向往北方和寒冷。小学、初中,一直萦绕不去的恶心,一定程度上正是现代社会的原罪——直到来自实在界的暴力对系统造成致命一击,神圣的寒冷终于回归。
瞥见许多颠覆自己固有思维和认知的灵光处,但是有些地方并没有彻底读懂,还要二刷w
没他散文写的好
我愿称之为 疯批哲学 但很过瘾 想象力被撞开的感觉!
后面诗和语言学那段有点读不进去,有空再读一遍。
鲍德里亚是什么神人啊也太有洞察力了8。政治经济学术语的泛滥掩饰了它已经丧失解释能力的事实,金融与代码撑起的后工业社会也许需要新的批评话语(虽然现在的中国仍然是前现代和现代都存在的立体的国家)
sign and systerm made an end of our be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