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诞之地

日诞之地

[美]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

出版时间

2013-08-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87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日诞之地》(1968)是美国印第安作家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以主人公阿韦尔二战结束回到印第安保留地后的境遇为主线,穿插阿韦尔的外祖父弗朗西斯科的人生经历,描写了阿韦尔亲历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保留地上的印第安传统世界和保留地外的现代白人世界。在白人世界,阿韦尔受到排斥;回保留地后,由于难以回归本族传统,他在肉体和精神上均受到深深的困扰和折磨。莫马迪在作品中大力渲染自然意象,运用多重叙事和插叙的技巧,加入日记、布道文和神话故事,从印第安人的视角观察和反映现实,讲述了阿韦尔在多种文化的夹缝中挣扎的历程,向读者展现了印第安部落和氏族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底蕴。

该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得到读者的接受和评论界的认可,于1969年获普利策小说奖。该小说是美国印第安文学和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拉开了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序幕,影响了莱斯利•西尔科、路易斯•厄德里克、谢尔曼•阿莱克西等一代美国印第安作家的创作,莫马迪因此被誉为“美国印第安作家的精神教父”。小说于198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1934—),美国作家、画家、学者,其父亲是基奥瓦印第安人,母亲有部分切罗基印第安血统。其代表作《日诞之地》(House Made of Dawn, 1968)获1969年普利策小说奖,为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拉开序幕,对莱斯利•西尔科、路易丝•厄德里克、谢尔曼•阿莱克西等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产生深远影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古时候的孩子》(The Ancient Child, 1989)、诗集《跳葫芦舞的人》(The Gourd Dancer, 1976)、故事集《通向雨山之路》(The Way to Rainy Mountain, 1969)、回忆录《姓名》(The Names: A Memoir, 1976)等。莫马迪曾先后获得美国诗人学会奖、普利策小说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美国西部文学联合会奖、美洲原住民作家协会...

用户评论
作者身份特殊,写的东西富有特性,值得一读
该小说于1969年获普利策小说奖,是美国印第安文学及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值得一看。
两只鹰捕蛇的片段、对风光的描写,真的如在其境,真实又神圣。
太后现代了,英文版一刷完全没看懂,中文版二刷勉强看懂一些些,这论文咋写哦…
不得不说读一遍的时候太费力,但反复看了几遍后越来越觉得这就是一部电影啊。Able在家乡和城市间的居无定所之感其实不只是不同种族才有的,大部分逃离了偏远家乡到城市打拼的浪子想必都会有“无法找到自己归属”的感觉吧。Momaday所描写印第安文化有点神秘莫测但也会被他们的信仰震撼。壮美绚丽的风景会让人想起海蒂和爷爷里的世外桃源,雪山,雄鹰,晚霞。最喜欢弗朗西斯科爷爷坚持向自己外孙传授自然的常识的那股劲,让人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也一瞬间能够明白家里的老人对土地的热爱和执念,因为他们“懂得了伟大的自然循环本身具有更大的影响和更深远的意义”。
。这书真的很难,中文版速读了一遍,没有理解透但已经觉得很震撼很动人了。
天啊......读完当晚激动得睡不着 实在是太美了 太美了 特别喜欢Abel待在爷爷身边 觉得自己在世界中心的那段 通读感觉文字在呼吸 真实的画面溢出大脑 处处有种震颤的美 为什么只有8.5?!!张廷佺先生的译作都是宝藏55555
读的很费劲,不明所以……我现在心不静,而且又想读红楼梦了,过段时间再读吧
从所谓的一个“更文明的世界”的角度去评判少数族裔或者边缘群体的文化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失去同理心而变得自负。印第安民族被剥夺了土地和宗教信仰,在长时间的漂泊中失去自我。回归故乡的意义是空间,时间和精神三重意义上的。然而这一切幸好由莫马迪作为幸存的一员讲述了出来,反凝视的边缘声音真的是十分重要和珍贵。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