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的封面

我们

[苏联]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出版时间

2013-12-01

ISBN

9787544740913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们》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首部曲,在斯大林时期被列为禁书,禁止在苏联出版。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大一统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最高峰”的大一统国,所有公民一律被以数字冠名,“号民”们并对于极权安之若素。但是极权也不能扑灭人性的光辉与,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译林本次出版的版本是直接从俄文翻译,与市面上从英文转译的版本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更精准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884—1937),表现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主题多为对现实社会的讽喻。早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却因为与当时主流思潮相左的政见和批判主义的文风遭到政府的封杀,多部作品遭禁。于1931年上书斯大林本人,请求离开苏联,在高尔基的多方斡旋下,终于获准出国,同年与妻子在法国巴黎定居,1937年因心脏病去世。 译者:范国恩,著名俄语翻译家,中央编译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译有《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我们》、《烈火中的凤凰》等多部俄语经典著作。
目录
对扎米亚京的《我们》的再思考——代序
笔记之一
笔记之二
笔记之三
笔记之四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老实讲,就我这智商,看得挺累的,好多情节没撸顺。而且每次我看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剧情,结果下一章就是男主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反乌三书中《我们》的文笔构思显然最好,但读起来流畅性最差。扎米亚京有近似纳博科夫的雕花才能,雕花太多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却只是带来疲惫。爱情总是作为搅局者而存在,它倒确实与数学格格不入。
这本书写出了集体主义的恐怖本质:集体主义是懦夫的避难所,懒人的安乐窝,流氓的遮羞布。
活在粉紅色泡沫的我們,該是幸福的活著,還是痛苦的去戳破它?
(大概是我的关注点比较奇怪)小说里的人物就像动起来的毕加索的画里的人。
反乌托邦鼻祖,当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时候,世界将会怎样?这也是乌托邦的致命悖论,我被我们所吞噬,个体被总体所吞噬,人被社会所吞噬。人异化的最高等级不是物的异化,而是体制的异化。
个人看着还挺费劲的,以后有机会再重读吧。(几天前看完的,一直忘了标记)
脑洞可以,故事性太差,喜欢上I完全没有任何理由,然后“心灵”就觉醒了。因都不成立哪来后面的果
喜欢作者的心理描写,总是跟环境关联,很有代入感,那种跳跃着的片段式的梦呓与不着边际的想象。但模糊就必然会失去一些真实,让很多对话场景混淆了现实与想象。
可读性差了一些,有些暗喻没看懂,之后如果有需要再看一次吧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