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朗读者的封面

朗读者

[德] 本哈德·施林克

出版时间

2021-03-01

ISBN

978754475889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或许我写下我们的故事,是因为我想摆脱它。即便我永远无法摆脱它。——《朗读者》 小说描写15岁少年突如其来又遽然消失的惊世爱情,而对二战洞彻灵魂的反省更令人震撼。爱情、历史、人性交织,赋予小说多重魅力;这也是一本亲近读者的小说,它怀抱了巨大的秘密,充满悬疑的人物与故事都牢牢抓住了我们的心。读过的人都说:“我一夜将它读完”。 谁是谁的朗读者?背负历史十字架艰难成长,那些罪责与背叛跨越半生隐匿于心。有些气味是会刻在命运里的,爱情,就是一种嗅觉。有些东西我们当时不明了,后来也就无法明了。有些书也许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你在生活中开花结果的时候,必须经过它们。 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生于1944年。德国洪堡大学法学教授,也是一位真正的法官。写侦探小说并拿到德国侦探小说奖。1995年,《朗读者》横空出世,一跃成为《纽约时报》头号畅销书,有史以来第一本非英语小说登上榜首。迄今已被译为五十多种语言,成为德语文学当之无愧的明珠。 沈锡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译审。多年来从事现当代德语文学译介,译有《朗读者》《你的奥尔加》《托特瑙山》《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等。
目录
序 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译后记 让作者说话,是译者的神圣使命
用户评论
几乎一口气读完。这段漫长的回忆,似乎我也在不合时宜的参与,事实上,汉娜的形象和气味,已进入我的一部分记忆。
“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所记住的”(Id tantum scimus quod memoria tenemus)。
我还记得看这个电影那天晚上,聊天聊到了天亮,拉开窗帘,朋友说你的剪影好像列侬啊。我觉得所有的有声书app都该给施林克一些创意费。
补标。 3.5吧。主题很有意义,但感觉写得太一般了。二战历史中的阴影与现实生活的交织,类似的写作让我想到莫迪亚诺。但感觉这本小说写得很笨拙,当然也可以说是更严肃更认真,也更疲惫。作者偏向一种康德式的启蒙观,虽然也通过主人公的困惑与逃避、汉娜之死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我还是更喜欢莫迪亚诺写作中的朦胧缺失,断裂逃逸。当然,客观来说,法徳两国在二战中的历史际遇确实是不同的。
[十点读书]听过。从一个少年来看集中营女看守的心事和变化,角度新颖。
笔触细腻,很难不让人回想起粘粘乎乎的盛夏。
快速读完了新版。确实比旧版翻译更流畅生动。旧版不知为啥,总是有点乡气。可是,汉娜管米夏叫“小伙子”,却全然没有“小家伙”的亲热和宠溺。 而且很不喜欢本书的装帧,腰封居然是与封面有关联的设计。封皮也不知所云。应该扣一星。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一气呵成,“一气呵成”真的是我对小说的最高评价之一。以为是本爱情小说,但更像是一本反战文学。汉娜刻画的真好,虽然是“我”的视角,在留白的同时,又让汉娜非常完整。但我还是看得太快了,因为很想看后续发展,对书中涉及到的思辨、第三帝国没能好好体会。
上次看《朗读者》是2010年,12年后重读,依然觉得这是一本过于暧昧的书。就像《弃猫》里,面对战争,面对曾经从军,曾经参加过侵略战争的父亲,村上春树的暧昧。是,你的父亲是无罪的,是倒霉的,是被历史裹挟的,那另一国生生被卷入战争、被侮辱被屠杀的人呢?而汉娜,一个德国女人,为了掩盖自己是个文盲,去做党卫军,宁可承认杀害了三百个犹太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个文盲,因为觉得羞耻?我:??????这是什么文明?什么人性?一个普通的、有点弱的,甚至可能有点善良的日本青年,到了中国就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禽兽;一个女人,少年的情人,耻于承认自己不认字的德国女人,在反犹的时候可以做党卫军,见着无数的犹太人赴死。这算什么文明?这算什么人性?这特么有什么可感人的?觉得感人的时候,那些被杀的中国人、犹太人,他们知道吗?
汉娜对自己是文盲的羞耻心让她无法作出该有的理性判断,也造成了永远不可挽回的缺憾。然而,朗读让汉娜获得了新生,虽然晚了些,总好过永远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