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封面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出版时间

2016-03-01

ISBN

9787544761505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著作中,胡适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系统的梳理,重点论述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释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和流变。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哲学史。一出版,即引起轰动,多次重印,至今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经典著作。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研究范围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目录
再版自序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胡适先生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比较哲学研究,内容极佳,版本糟糕。点断古文的没给工钱吧?别墨、庄子那块印象中断句错漏极多,甚至能串简,校勘未免也太轻松。十分影响阅读体验。
私以为哲学二字始终是舶来品,套在诸子身上还是有些出入
引用比较多,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前半部分认真看了,后面就粗略扫过了
第一次走近胡适,感觉良好。
融会贯通
完全不同于课本述之老子
胡适对庄子的评价有些苛刻。其实庄子的思想固然是出世的,但他只是自娱自乐,并不在乎别人如何思考,不像儒墨二家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大致就像佛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吧。 胡适说庄子的学说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这个前提应该是“如果所有人都像庄子这样”。但是,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和思想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庄子的学说对于一些需要的人来说,也是拯救的良药。 绝对不能以“如果所有人都XX,社会就XXX”来判断一件事,一个学说的对错。如果这么武断的判断,那么同性恋也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所有人都是同性恋,那么人类会在一个世纪内灭绝。
终于读完了....虽说书名是中国哲学史,其实只着重讲了儒墨道。治学方法论方面可堪一读,但有些地方可能我水平不够有点云里雾里,希望下次可以多懂点。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