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杉木与帝国的封面

杉木与帝国

[美] 孟一衡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

2022-09-01

ISBN

9787545219326

评分

★★★★★
书籍介绍
从蔡京改革到张居正“一条鞭法”,中国发生了一场贯穿宋元明的“森林革命”,千万根巨木,不仅营造出繁荣的木材市场,也缔造了东方海军神话。现代林业制度,原来起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帝国兴衰与森林进退相生相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本书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足以挑战伊懋可《大象的退却》,意义堪比彭慕兰《大分流》。 孟一衡,本名伊恩·M.米勒(Ian M.Miller),出生于美国费城,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圣约翰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环境史、中国史。曾任耶鲁大学农业研究项目研究员、柏林马普科技史研究所访问学者。 译者: 张连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李莉,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分会秘书长。 李飞,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分会副秘书长。 郎洁,就职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学专业,2019—2020年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彩插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中文版序言
序:大造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还不错讲述了明清后面关于林业的管理
对话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并非用“大毁林”就可一言以蔽之,Miller用连贯的人工森林景观、森林管理以及国家财政政策的延续性变迁和地方模式的妥协与嫁接,去替代形成伊懋可的那个清晰简化的叙事。10世纪到16世纪的中国林业管理不仅是成功、前卫的,而且充满了无限可能。作者还论述了革命和森林的关联,和杜赞奇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革命发生在山沟里,也正是被剥削者被推上山、被剥夺资源,始于11世纪的那场森林危机的后果和这些没有话语权的人构成了革命的社会生态条件,一个标准的环境史互动论的写法。这本书给中国历史上的森林管理”沉冤昭雪“,作者给了我们质疑现代林业管理和寻找替代路径的宝贵资源,值得一读。
宣德景泰年间的经济居然如此凋敝?我之前都不知道 开读:这本居然详细介绍了书名“早期近代”的取法,很酷 记得之前看过的一本奇幻小说中,震旦的那些由整条数百米长的建木雕琢而成的艨艟巨舰跨海而来,令人心折 被“中国近代宫殿狭小是因为缺少巨木”这个观点困扰到了,不管真假先找本书看看
不愧是哈佛才子,宋怡明的高足,有两把刷子
孟一衡的学术目的在于突破伊懋可《大象的退却》当中对中国宋元明三代森林一直在毁灭观点的驳斥,他认为自从北宋人觉察出气候变化之后就开始不断造林,故而11-16世纪是以造林为主的时代。不过本书的写作手法是以客观评述书写正文,所有的引文与原始史料全部融入注释之中,故而对于作者的各种推理与结论有些难以捉摸,不知其中是否存在史料误读、或者观点先行的问题。
还是有点单薄,但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现在有了这本书,在这本书详细的论述和调查中,让整个世界可以再次看到中国历史上对于森林发展和管理的有效建议。而这本书的内容也值得任何一个对于森林管理体系有兴趣、对于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究,了解在古代中国森林发展脉络到底是怎样?
作者在全书中,并未就海事行动这一国家战略在中国元、明时期与欧洲地理大发现时代进行抽象比较,而是回归物质条件与制度的限制性背景,让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船只是被抽象到宏大战略中的棋子,但它终归是由木材建造的。” 从森林角度阐述的帝国历史,税收、产权、移民、市场、管理………看得入迷。
有点意思。。和伊懋可《大象的退却》对话,提出前近代中国的环境变化不是毁林,相反存在着因赋税制度变化和经济发展要求而导致的造林运动,人造林的大规模发展影响中国森林景观变迁。反思&后记提到的方法论很值得学习,但是行文没见多少史料过程,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