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厌女的封面

厌女

[日]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

2023-05-10

ISBN

978754521975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依然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然而,性别歧视和厌女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厌女》一书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为我们揭示了性别问题的复杂性。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性别歧视的种种表现,还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消除性别偏见,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1948年出生于日本,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和女性主义者。毕业于京都大学,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她致力于女性解放和普及教育,出版近100种作品,如《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她还是WAN(女性行动网络)等非营利组织的主持人,并曾在东京大学创立第一个反性骚扰应对窗口。
推荐理由
《厌女》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厌女症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源和影响,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性别不平等和歧视的深层机制。作者从文学、历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出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性别问题的视角。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性别歧视的严重性,还为我们提供了超越性别偏见、实现性别平等的思考路径。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对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厌女》是一本必读之作。同时,对于那些关注社会现象、希望提升自身社会意识的人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女性、男性以及所有关心性别平等的人士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增订的内容非常及时,关于性骚扰,关于如何看待男性对女性的欲望与价值判断。我也曾,或者还会是一个“别扭女子”,因为我们大多数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性都是在这个令人受伤的、物化女性的社会里艰难成长起来的,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反思。女性并不因为性别而天生具有更高的道德,但无数生存危机与不得不面对的质疑恰恰加速了现代女性的进步。身处厌女的大环境中中,每一个不曾被打败的我们都是幸存者。
读上一版《厌女》的时候,还是15年的版本。回头来看这八年间整体社会对于女性环境的意识有太大改变吗?悲哀点说有足有限。唯一欣慰的是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而新版本增加了关于性骚扰的讨论,正好切合当下的议题。永远也不过时,永远也不晚,先去了解,再去思考,我们才能更接近出路。
上野教授对我来说,同时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愤怒的觉醒,一种是平静的包容。两种力量交错在《厌女》这本书里,让一本通俗社科书那么打动人心。
书本增添了上野老师的2023年新序以及对于近年性骚扰问题和男性视角内在化的讨论。作者站在日本社会的视角来讨论“厌女”现象,也不知是不是我烧糊涂了,读来总觉得被针扎,无论是对“圣女”和“娼妓”的分而治之,还是母子与母女、父亲与女儿、女校文化、职场环境、权利的色情化等,几乎每一章议题都能联想到自身、周围或是曾听闻过的事,这确实不是只发生在日本,某种程度上国内的社会环境有着更为令人窒息及深远的厌女症。重点读了增订两篇,上野老师说了一个概念是“男人视角的内在化”,即在未形成成熟性观念的年纪就学习到了“过度迎合男人性欲妄想的女性姿态”并随之套用在自己身上,我认为不限于“性欲”吧,父权制度下被强套的价值观也如此,女性自我要求顺从贤良、收敛野心,追求白瘦幼小,何尝不是男人视角的内在化呢?
最可怕的羞辱,不是指着你的鼻子骂你的羞辱,那种羞辱会令你愤怒,你会反抗,你会告诉自己“我不是”。最可怕的羞辱是你已经感觉不到的那种,它已经被你所认同,它已经长进你的骨血,成为你的信念,它盘踞在你和其他人的脑海里,盘踞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你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厌女就是这样的东西,它一直存在的如此理所当然,弥散而无形,它已经隐形如空气,所以哪怕仅仅只是指出它的存在,也容易被视为社会规则的敌人和破坏者。读这本书时,一直让我想起杨德昌的《一一》里有个专门拍人后脑勺的小男孩,他说:“我要把你们看不见的东西,拍给你看”,对,厌女这本书,就是把你们看不见的,但却像后脑勺一样重要并如影随形的东西拍给你们看,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你从来没见过却长在你脑子里的那个东西,它到底长什么样。
终于看了,非常好
打开新世界大门。日常也从伦理角度感悟出男性对女性的别扭感,却从未考虑过性别认同这个角度。
补看了增订的两章
封面…实在是…能不能稍微😖设计一下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也算是半个女性主义者了,看完此书猜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仍有着被社会潜移默化规训出来的各种隐秘厌女情结,感到又羞愧又感激。世界上没有不厌女的女人,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这点并持续抗争的女人。继续努力吧,希望自己和社会都能越来越清醒:)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