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1683维也纳之战的封面

1683维也纳之战

(英) 安德鲁·惠克罗夫特

出版时间

2018-02-28

ISBN

9787545532685

评分

★★★★★

标签

军事学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碰撞。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将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让我们了解战争的残酷,更让我们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作者简介
安德鲁·惠克罗夫特是MVA联合公司首席顾问,专注于中国图书市场的版权交易。自2009年起,他担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专家,为多家中国出版社提供英国市场顾问服务。曾是苏格兰斯特灵大学教授,国际出版与通信中心教授及出版研究中心主任。他花费20多年精力完成此书,足迹遍布欧、亚、美等地。
推荐理由
《1683维也纳之战》详细记录了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历史事件,深入分析了哈布斯堡王朝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书中不仅展现了战争的真实面貌,还揭示了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对历史学、军事史和欧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具有很高价值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欧洲历史、军事史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
关注中东与欧洲关系的国际关系学者
喜欢阅读战争题材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援军能carry完全是奥斯曼自己策略制定失败,虽然围城打援也未必就能拿下金苹果。战前铺垫实在太太太太长了,地名翻译不按惯用来我已经很努力适应了……
有些章节段落可看。和这场战争没关系的欧根亲王倒数第二章出场成了作者论述的重点,
军事历史两头不讨好的书,翻译还一团乱。基本就是作者的不着调的评论集。要说写1683维也纳之战吧,给的篇幅太少,根本就没将双方的军事部署和战线推进讲清楚。要说是写奥斯曼和土耳其的百年爱恨情仇吧,又没啥政治连贯性,而且文笔散乱,经常是一笔荡出去嗨了收不回来。。。奇葩的翻译还将这个缺点进一步放大,波兰翼骑兵翻译成胡撒里亚骑兵是什么鬼?这些问题共同导致此书基本没有什么可读性。对1683感兴趣的,建议看战争事典;对奥斯曼感兴趣的,建议看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翻译血妈烂
与其说是讲哈布斯堡和奥斯曼帝国两个强权1683维也纳之战的前前后后五百年的恩恩怨怨的前前后后,不如说是讲西方与东方宗教的割裂与仇恨。西方人自14世纪就展现了故意抹黑东方国家的习惯,而且还津津乐道。我认为本书最后两章才是经典,有些读不懂。迷思取代历史,是各国各个时代的必须品,用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等等手段掩盖国家的没落或跌落世界舞台。迷思只顾回忆既往的辉煌,而不是努力改变现状,用立像,作画作传,颂扬过去,增加庆典甚至美化历史来“团结”人民,结果就如1918年的奥匈帝国。
译文是典型的“外语系学生做课题式”作品。各种随意编造的译名说明译者对于欧洲历史的完全无知,只能说,看在语句还算通顺的份上,多给一颗星吧
花了三周勉勉强强读完,写得天马行空、逻辑较乱,而且缺乏有价值的图,真心不推荐!大概讲了塞尔柱突厥人西迁和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奥斯曼、克里米亚、匈牙利、奥地利两两之间的关系,圣哥达战役20年后奥斯曼君臣的自我膨胀,维也纳攻防战和强占布达~ 只有倒数第二章欧根亲王的崛起还可以,1737-1739年兵败奥斯曼和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联系上了!《弗里德里希大王》里提到了这次惨败~ 附带说一句,1683年波兰国王带领翼骑兵解了维也纳之围,100年后俄普奥瓜分了波兰,背信弃义没有好下场!
弃城而走的哈布斯堡皇帝和推卸责任的奥斯曼苏丹,失败的维也纳攻城战和成功的布达攻城战,辅助作战的匈牙利轻骑兵和鞑靼人骑兵,会修棱堡的西方人和会埋地雷的奥斯曼人。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洛林的查理和不生孩子的欧根,苏丹则有能干能背锅的科普律吕家族。
奥土战争入坑作,回过头来看发现有不少纰漏,严重怀疑简中翻译是抄繁中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