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时中国: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1940—1946的封面

战时中国: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1940—1946

[美] 格兰姆·贝克

出版时间

2020-05-01

ISBN

9787545550283

评分

★★★★★
书籍介绍
“抗战到底”的中国,底气何来? 欧美世界为什么频频误解中国? 从何处入手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1940年到1946年,在美国战争情报局(U.S.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工作的贝克,以美国作家的身份只身来到中国,走访了当时中国十多个战时城市,详细记录并整理成书。贝克从香港出发,经柳州抵达重庆,又跟随路易·艾黎长住工合所在地陕西宝鸡,随后转至河南洛阳等城市,最后停留在北平。一路上,作者一方面记录了上至高级政府官员、部队军官、美国外交官以及商贾富户,下至工人、贫苦市民、农民、难民的不同生活和状态;另一方面,描述了日军轰炸柳州、重庆、洛阳等城市的情景,记载了国民党军队、中国共产党军队对抗日军侵略的战况,以及美国政府、军队在中国的举措和表现。 在记录和呈现当时中国社会状态的同时,贝克也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国民党逃到台湾是无法避免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偏差与失误是源自对中国的不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必然要发生的,等等。此外,贝克还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进行了比较,他敏锐地发现两个社会的差异性以及忽视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荒谬的结果。类似充满见识的分析全书随处可见。 本书在美国出版后,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度被列为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参考书。对于当今的中国的读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战时中国的政治、社会、外交和人。 格兰姆·贝克,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战争情报局工作。1935年以画家身份来到中国,遂被中国异域情调所吸引,将两周旅行计划延迟至两年,并出版了《穿越中国长城》(China’s Wall)。抗战爆发后,他抱着毕生研究中国的决心,再次周游中国,并有目的地进行广泛采访与调查,详细记录所能掌握到的一切事件,从军政要人、外国记者到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无所不包。1950年按此整理出版的《战时中国》(Two Kinds of Time),受到美国全社会尤其是军政两界的高度关注。
目录
战时中国(上)
编者的话
第一部 香港 柳州 重庆
第一章丨双重曝光
第二章丨不祥之兆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电子书》以美国人的视角展现抗战时期的中国现状,分析了当时各方的思维方式和相关行动。
20200605~0629 不是一本好书。充满了道听途说,臆想和猜测,以及西方人固有的偏见。既没有与当时著名人士的深入交流也没有对市井百态的详细记录,找不到丁点史料价值,叙事记录还杂乱无章甚至莫名其妙。糊弄西人可以
《战时中国》——圣人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观中日战局,美苏窥伺,看本书作者一路走来,痛诋国军,有如下士闻道。其间种种,恨不能起老蒋问之:为何不接收琉球,分占东京?在两强之间欲左右逢源,反而顾此失彼,让外蒙自立,授柄于人?唉,观近代史,每到关键时候,刚一看到起色,必向一个最坏的方向发展,深不可解也。
据说战时美国新闻处在中国发行的很多小册子里面的插画似乎都是出自贝克之手。这位美国先生来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实地调查,而且前前后后(1935年秋—1937年末 ,1940年初—1946年底)一干就是十余年。他的见识和气魄远超于当时在华的美国外交官。
外国人在处于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所见所闻,没有聚焦于战争本身,而是将重心着眼于百姓,执政党以及美国政府之间的种种,很真实,很讽刺
旁观者清
太好
评分是不是过于苛刻?作为抗战时的外国观察者,他的立场是公正的,对普通百姓是悲悯的。我们得以了解烽火间蝼蚁百姓真实而悲惨的生活。微观的战时生活,倒是通过外国人的作品了解,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作者的素描速写也很有意思。
值得一读,下册明显冗余
说此书没有丁点史料价值那就是信口开河了,光是本书提供的视角和偏见本身就是不错的史料了。它告诉了今天的读者,抗战时期一个在华多年的西方记者,能够看到怎样的情况。 “我们这些外国旅行者就被KMT驻军将领们请来屋顶花园做客了。那是一桌豪华的酒宴,有鱼翅、大虾、鸡鸭、猪肉、高档调料等等。在吃了一星期干鱼和瓜片之后,这样的一餐的确美味非凡。有玉石花鸟装饰的花园餐厅凉爽宜人,肥胖的官员和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开怀畅饮,像孩子般玩笑打闹,互相比较着新近走私来的珍品”对比那些吃不上饭卖儿卖女的老百姓,看来延安最后胜出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委员长治下有这么一大批得力的干将,何愁不胜利转进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