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目录到正文,都迥异于其他《庄子》注本
经作者严密考证,本书证明今本《庄子》从篇目分类到各篇白文均非旧貌,是被西晋郭象删改、裁剪、重新编排后,由五十二篇大全本变异而来的三十三篇删残本。本书力图复原《庄子》篇目和文本旧貌,努力依照战国《庄子》初始本、西汉《庄子》大全本两大历史版本之体系逻辑确立本书目录结构,因而全书面貌一新,与其他《庄子》注本迥然不同。
2.本书再现战国《庄子》1.0版、西汉《庄子》2.0版真容
经作者细致考证,本书全部复原战国《庄子》1.0版内篇七、外篇二十二共29篇篇目,除《曹商》《惠施》等极少数残篇之外,基本复原其全部白文。全部复原西汉《庄子》2.0版52篇篇目,并辨明西汉《庄子》大全本(即2.0版)52篇,为战国《庄子》初始本(即1.0版)29篇与西汉大全本新增23篇(即新外篇六、杂篇十四、解说三)之总和;新增篇目中,基本复原11篇白文,《马捶》1篇为残篇,《阏弈》等5篇有少量佚文,《子胥》等6篇仅存其目。
3.作者汇通易老庄,打通文史哲,为《庄子》注入现代理性和逻辑力量
本书作者张远山向以“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令人惊叹,并获“当代中国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作家”之誉,他终身嗜读不倦,博及中西文史哲经典,遍涉中外诸子百家,创立新庄学、新老学,贯通夏、商、周三易,创立伏羲学。本书为作者“以现代理性和逻辑,重新诠释《庄子》及一切先秦经典”的典范之作,为当下读者接引来了中国轴心时代的自由火种和至真智慧。
《庄子》既是先秦时代的中国文学经典,更是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高峰。中国人将个体精神自由标举为人的生命价值,自庄子始。中国人将自由精神升华为一种系统的思想学说,进而发展为一个独立学派,以《庄子》成书为标志。
《庄子》早成书于战国,汉代,还是晋代?《庄子》是出自庄子一人之手,还是由庄子亲撰篇什与弟子后学所撰篇什合订而成的学派总集?内外杂的分类是自始即然,还是逐渐形成的?今本三十三篇的《庄子》与史籍所载五十二篇的《庄子》,差别仅在于篇数吗?《庄子》各篇的主旨和思想精髓何在,作者是谁?这是中国文化史上聚讼千年的一系列谜案。
本书充分吸收历代庄学名家的研究成果,对《庄子》全书作系统注解、疑难辨析、全文翻译,完整揭示了《庄子》的自由精髓,并着重在详悉考证和精深辨析的基础上,复原了被郭象遮蔽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战国《庄子》初始本、西汉《庄子》大全本的篇目分类和整体概貌,考定内七篇为庄子亲撰,外杂篇无一庄撰,澄清了学术史上历代争论不休的诸多庄学难题。
张远山
1963年生于上海,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日读18小时,以读哲学书为主,其他文理经典为辅。至1984年大学毕业,仍与公元前中外诸子纠缠不休。预计完成读书计划尚需十年,于是一边教书,一边按计划继续读书。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读不辍,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闻文坛聒噪,唯以桥牌、围棋略作调剂。
1995年按计划离职开笔写作,1999年4月出版部先秦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18部,海内外版本33种。
研究先秦道术(前2070年—前221年),创立新庄学、新老学,遍涉诸子百家,厘清战国讹史,代表作《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修订典藏版、《老庄之道》、《老子奥义》(即出)等;研究华夏古道(前6200年—前2070年),创立伏羲学,解密伏羲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