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正十五年的封面

大正十五年

张轶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545819588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1912到1926年这短短的十五年,它在中国是民国初年,在日本则是整个大正时期。在这十五年里,中国的北洋军阀与南方政权激荡冲突并逐渐走向了南方国民党势力对于全国的统一;而在日本,老牌藩阀与民间政党势力也在持续展开激烈的斗争,军部势力在这一过程中暗暗兴起并在昭和前期上台执政,完成了日本政治近代化过程中一次最重要的蜕变。但是,这十五年的历史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陌生和模糊的。本书基于大量中日近代史基础资料与相关研究著作,以政治史与外交史为核心,从比较史视角系统介绍这段时期两国各自的风云变幻与相互之间的碰撞摩擦,间或穿插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与对当时世界大势的简介,希求读者能对大正与民初的这段历史建立起较为清晰的认识。

目录
前言001
序编大正史展开的背景1第一节大正和大正天皇003
第二节解读大正史的关键: 宪政、政党政治、陆军和海军004
第三节大正史的引子: 辛亥革命和幸德秋水大逆事件010
第四节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对日活动01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六百多页,将近60%的篇幅都是讲中国的事情,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跟日本没有关系。看最后的人物索引,黎元洪的出场次数都比大正天皇要多。要么改名,要么踏踏实实删去2/3的内容,要么替换成日本占领下的朝鲜、台湾、大连多说一说。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中日关系连起来看。封面没什么中国元素,但是内容里从民国袁世凯,到军阀,到国共合作都写的很详细,有很多细节在之前历史教科书上没有的
对大正史基本有了了解,比原来读了岩波日本史所形成的大正史印象更丰富了。内容比重上更像是比较史,当然,也帮我丰富了对民国史的认识。窃以为就各国的历史来说在同一段时期的两国历史是错位的
这种比较式写法很新颖,也让读者没有产生距离感,但是多少有些偏题了,民初的比重明显大于大正的篇幅
作为历史专业的博士生,我反而想给这本书比较高的评价,作者作为非科班出身,却能写出这种历史专业人士也很难写出的历史科普著作,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很难得的是作者提出结论非常谨慎,和不在少数颇好大言的网文作者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
史材扎实才华欠奉 东一笔西一道 大量人物"百科"&史料摘抄简直拼凑字数 聚焦政治史却没拎清楚脉络(藩阀日衰 政党与军部蓬勃发展而最终军部主宰其后世代之阶段) 着实难看. 原本还期待末编"其它方面"可读些 也就带了笔武者小路实笃为代表之白桦派&平塚雷鸟率领女性主义阵营之青鞜社 批一个完全不懂"大正浪漫"不为过
伊藤博文制定的帝国宪法本意是让天皇领军来制止军队暴走,但是他没有想到如果天皇仅仅是虚领军时如何节制军队,更没有想到军费的预算由政府和议会评定,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如何解决,到时没有节制的军人依靠武力方式可以实现下克上。他参考的军队体制是普鲁士那一套,但是他没有看到普鲁士国王乃至德意志皇帝是实领军,而且强力首相可以节制军方的异动,而日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大本营体系只适用于战时而不适用于和平时期,这是大正民主最终转化为昭和军阀的最终原因。大正十五年间中国是军阀混战,错失了统一发展经济政治体制的时机,而日本则是初步实践政党民主,继续明治时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实现了普选制改革,政务次官制等多项制度,虽然大正民主存在腐败和政治交易,不可否认它为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重建积累了经验,而民国却收获了鸡毛。
作者:知名、4; 装帧开本手感:精装普通开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 有黑白图、4; 印刷字体:清楚,字体合适、4 ;内容:日本与中国近代恩怨、4; 厚度:厚、4; 价格:贵、3;总体相当不错,值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