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驶于当下的封面

驶于当下

徐前进

出版时间

2021-09-19

ISBN

9787545820690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一次大胆而又敏锐的写作实践,打破非虚构写作的定式,让不能言语的汽车成为主角,真正做到了 “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专家之“出行”篇,感受当下鲜活的汽车驾驶历程:菜鸟怎样克服新手恐惧成为老司机?手动挡的乐趣在哪里?外资车一定好于国产车吗?如何应 对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糅合理论与现实,以深刻洞见指引诗意文字,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描绘一幅不同以往的思想图景:包括汽车在内的物质机器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哲学学者汪民安、徐英瑾,社会学学者田丰、严飞,历史学学者高毅一致推荐:很有想法!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牛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它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塑造了现代人类的空间感、时间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会景观。然而,汽车自身的状态却很少进入现代文本,也几无可能进入未来历史,因为它无法言语,没有感情。

本书试图完成一次大胆的写作实践。这是一个需要依靠感觉、想象力与修辞的领域,目的是将不能言语的物质纳入文本,成为可供留存的历史记录。

作者以自己的汽车为对象,下沉到日常生活中,描绘了汽车的真实状态以及人与车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作者和4s店销售员、驾校师傅、出租车司机、修车工、交警、车险理赔人员等一同感受着汽车的存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者,作者则在自己的车中构建了一个微小的思想空间,反思现代技术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关好评

“通过一个历史学者对购置和使用一辆汽车的个体感受,思考工业化引起的人的境况的变化,初看视域可能有点偏狭,但由于作者的人文社科知识修养深厚,他的先锋尝试仍不乏有益的启示,有望引起一股潮流,在日常生活史领域开出一片新天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高毅

“联结方向盘、引擎火花塞与时代精神的轮上奇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用得上的哲学》作者 徐英瑾

◆作者简介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 刊物发表数篇文章,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刊物发表数篇文章,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

目录
00前言
机器与物质主义/物质、消费与技术政治学/不在场与日常生活/汽车的引申内涵/中断与写作史
01现代购买程序与物质感觉的同时性
02驾驶感觉
03 汽车说明书与机械技术谱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历史学者开始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入体察当下、将自己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田野调查,算是研究领域的跨界,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但是读下来,有种强行把简单的常识进行复杂地理论化处理的感觉,而这刚好是优秀的社会学家致力于把复杂理论进行通俗化解释的反向操作。 能看出来,作者试图通过汽车的生命周期来展开论述,但整体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后边几个章节有草率凑数的嫌疑。当然,看到大段地引用说明书、协议文本、短信息等内容,水字数的感觉更甚。我特意翻到版权页看了一眼,25万字,好家伙! 这本书也算是驾龄不长的司机的驾驶经验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买车、考驾照、事故处理等),对新手司机有借鉴意义,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情绪。
窃以为比另一本写社区的好读。
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运用人类学的田野方法指涉STS问题而都不自知,思考的碎片欠缺整合亦失之于深刻,因而全书虽然出现若干看似高深实则难以索解其所指的“X-X式”造词(譬如,机器-技术、叙事-记忆机制、语言-形状表意系统、语言-记忆系统、现在-未来、技术-功能-历史领域),但也难以掩饰苍白的抽象能力(友邻提到写作风格类似汪民安,实则远逊于汪)。如果出版前请些审稿人看看,或许会好很多。然而,我想此书的意义不在于贡献多少新知,而在于这种打破畛域(不只是学科,还有日常/非常,物/非物)的言说尝试。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其瑕,乐见更多学者贡献这样的作品。
这本书的立意角度很好,用“人类中心主义”的“记忆——叙事”逻辑和“物质中心主义”的“物质——技术”逻辑进行比对式讨论,读来相当有启发性。唯一的问题在于,作者的文笔实在是沉闷的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致…… 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也更加偏向自由式的散文集,虽然作者的逻辑主线很明确,但不知道为啥读起来真的就是很无聊……
关于驾驶的哲学
在南京地铁(地铁:一种地下的高速公共交通工具)四号线(2017年通车)上读完这本书,我从冲锋衣(一种用来户外运动的化工材料制成的服饰)的口袋里掏出iPhone13Pro 512G (当前使用了约200G)远峰蓝颜色 国行官网没带apple care的版本,打开豆瓣app(一个用以标记书影音的移动互联网端应用程序),用右手的大拇指(手背朝向自己的第一个手指,手心朝向自己的第五个手指)选择了四星(一种主观的评价机制,满分是五星),并在虚拟的数字键盘上写下:“如果没有这样莫名其妙的注水和把读者当幼儿园小baby的滑稽文字,这本书一定是格外的精彩。”
说实话,我觉得作者创立这个系列的初心很好,但是这两本书细读下来,会让我觉得我在和一个远离社会很多年、甫一回归无所适从的人对话,对方充满了对社会的不理解、不适应与迂腐感。简单问题理论化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但这不是让行文变得不通顺的理由。通篇文字的主题,贯穿以如下几个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打着人类中心主义旗号,结合亲身经历很有目的的替机器说话、给汽车“写史”,碎片但不系统,浅出但不深入,个体但不个体化,貌似理论但逻辑性又不够。对几个与汽车相关主题使劲找西方理论依据,对本土消费心理、大众文化、治理机制偶有抱怨但几乎不敢深入,总感觉是上帝来中国体验生活絮絮叨叨形成的东西,居高临下,生硬刻板不节制。从写作方式看,没有成熟技巧、甚至有点随心所欲的夹叙夹议,偶尔能够激发一点思考,但很快又被突如其来的刻意细节(如转数等)和故作高深的理论片段带回节奏,用书里的话说就是“中断”,多次产生心理不适。给当下的日常生活写史是很难的。作者雄心勃勃,非要强调物质、精神、时间、空间四位一体的“同时性”,不知道谁能做得到,怎么才能做得到?人脑自动屏蔽节能机制了解一下。
跳出垄断性话语体系的一次尝试,像看了一个接一个的“长镜头”。
角度独特,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