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破形记的封面

破形记

[加] 阿曼达·勒迪克

出版时间

2025-10-01

ISBN

9787545824971

评分

★★★★★
书籍介绍
“破损”之形同样值得爱与祝福,差异本就是世界的常态!👩‍🦯👩‍🦽🦻 残障作家的痛彻生命体验+戳破幻梦的颠覆性童话解读+呼吁社会联结的残障正义宣言 💫 从《灰姑娘》里削去脚趾的继姐,到《美女与野兽》中面貌丑陋的怪物,从《莴苣姑娘》里被刺瞎双眼的王子,到“007”系列里带疤的反 派……无论是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经典童话,还是迪士尼的银幕再现,抑或当代流行文化叙事,残障与残缺为何不是被塑造成邪恶的象征,就是通往幸福的障碍?承载人类美好幻想的童话,何以沦为反残障叙事的温床? 💫 我的身体不是你的隐喻!童话里,疾病必定痊愈,残障终被克服,主角总能“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现实中,三岁确诊脑瘫,嘲笑、歧视与霸凌从未停歇,身体之痛与内心创伤耗尽直面生活的勇气。作为象征的残缺与异常会随情节而消失,真实的艰难处境和边缘地位却始终如影随形。唯有重构叙事、正视真实困境,才能寻得残障群体真正的幸福结局! 💫 究竟是必须治愈的身体/精神缺陷(医学模式),健全者应共同承担的“社会异常”(慈善模式),抑或由环境障碍造成的困境(社会模式),哪一种理解,更贴近残障的本质和处境,并为未来指明方向?“残疾”或“残障”,小心翼翼地照护或自然如常地相处,希望被怎么称呼?想要被如何对待?这一次,让我们倾听残障群体的声音,直面其内部种族、阶级、性别、性向交织下的多元与复杂。既要关切“边缘”,也要看见“边缘之边缘”! 💫 残障与童话,童话中的残障,在美好与残酷的交汇点,书写痛彻心骨的亲身体验,从闪耀已久的幻梦中醒来,呼吁彰显残障正义的社群支持与联结。残障与健全,本就是人类多样性光谱中的两个位置,彼此相连、互相转换。抛却健全主义迷思,才能接受生命不完美与流动的本质。“我,全部的我,就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 社会学家黄盈盈、作家于是、残障权益倡导者蔡聪、残障法博士谢仁慈共同诚挚推荐!让我们带着具身和社会批判的视角,重新阅读残障故事,重置叙事的赋权力,迎接开放的残障命运,让差异成为世间常态。 🔅 【内容简介】 就像童话总是从一道难题或一个障碍开始,主人公由此踏上探寻之旅,作者阿曼达·勒迪克的人生也是如此。她自幼确诊脑瘫,坐过轮椅、拄过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过童年与青春,为了逃避残障身份、摆脱霸凌记忆,她远走他乡,却又跌回原点,甚至坠入抑郁的深渊。 儿时她便熟读西方童话,而今才意识到:残障就像缠绕着睡美人城堡的荆棘,早已与她的人生紧密交织。可为什么童话里从来没有跛行的公主?为什么残缺、丑陋总属于反派?为什么只有完美的躯体才配得上圆满结局?寄托世间最美好幻想的童话,竟在不断将“残障”推至不见阳光的暗处。 作为一位曾幻想自己成为公主的残障者,勒迪克重新解读经典童话,狠心戳破绚丽的泡沫,她迫使自己,也迫使我们,直视那些故事在对待残障和边缘群体时的偏狭与残忍。她用切肤的生命体验表明:残障不是象征或隐喻,而是真实且复杂的现实。社会排斥残障,童话再度加深此种排斥,现实与叙事就此互为回响,陷入健全主义与完美迷思的恶性循环。如果不重新讲述故事,又如何击破温情之下的冷酷内核?勒迪克借本书提醒我们:所有身体都应被承认,“破损”之形同样值得爱与祝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构一个接纳多样存在的现实世界。 🔅 【相关评论】 童话里的公主不能坐在轮椅上,因为轮椅意味着不足;公主不能有面部差异,因为差异导向异类,甚至代表着邪恶;同样,王子必是强大、智慧及英俊的。《破形记》,试图要破的正是我们耳熟能详且习以为常的这类叙事。童话、美好,如何能与残障、丑陋更好地连接?身体的残缺如何跳出“正常—异类”的社会限定?阿曼达•勒迪克采用多线并行的方式,邀请我们带着具身和社会批判的视角,重新阅读童话故事和现实生活。 ——黄盈盈 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本书来自一位残障学者,秉承苏珊•桑塔格、残障研究者和童话研究者的思考结晶,针对当下消费娱乐时代的观念痼疾,让我们跟随她和面部差异者、BIPOC残障人士重审经典童话,幡然觉悟经典叙事的偏狭和残暴:残障者的正义从未得到伸张,“美”的观念经不起多元思维的审定。现在理应是塑造多元化未来的最好时机:在反男权、霸权和健全主义规训的同时,让我们颠覆旧有思维,重置叙事的赋权力——这才是现实世界里的魔法。 ——于是 作家、译者 🔅 作为一名残障领域的倡导者,我致力于对抗现实中的观念壁垒;作为一名残障研究者,我剖析偏见在文化中的根源。《破形记》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然而,阅读时最深的震撼,来自于我作为一位父亲的感触。我们都怀着美好的初衷,为孩子讲述那些关于善良与勇敢的童话,但本书以惊人的敏锐揭示了一个我们未曾察觉的矛盾:故事中的“幸福结局”,竟常常建立在对“不完美”(多样)身体的排斥或惩罚之上。谢谢本书促使我们反思,它不只是关于残障的论述,也是一份赠送给孩子的礼物。我恳请每一位父母都读一读它,和孩子一起。 ——蔡聪 残障权益倡导者、残障研究者 🔅 为什么童话中的残障角色不是在作恶就是在等待别人的怜悯?作者在耳熟能详的《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童话中探索被忽视的残障元素及其隐喻,并以童话外自己的残障生命体验为主线,讲述与童话中两极化结局所不同的开放的残障命运。本书是了解残障身份与残障正义不可多得的佳作。 ——谢仁慈 残障者、残障研究者、残障法博士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