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的封面

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

周绚隆

出版时间

2022-02-28

ISBN

9787547319758

评分

★★★★★
书籍介绍

★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先生新著

★中国古典文学汉英翻译研究的极佳案例

★另辟蹊径看《金莲》,对比视角品经典

★转渡中西文化奥义,尽见言辞精妙绝伦

--------------------------------------------------------------------------------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方面实现巨大突破,开启了中国小说的写实之风。此书影响巨大,已被译成多种语言。本书作者十余年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校《(汉英对照)金瓶梅》时,对克莱门特的译本开始关注,近年又参酌芮效卫的译本,对照中文原著,逐字逐句通校克莱门特的译文,写成本书。作者既考察了克莱门特译本的翻译、出版、修订、传播过程,又分门别类地考察了克莱门特译本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究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本书是汉英翻译研究的一个极佳案例,对于今人从事古典文学作品的外语翻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绚隆,1969年生于甘肃庆阳。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翻译和散文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陈维崧年谱》、《元文选》(与邓绍基合作)、《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等。现任中华书局总编辑。

目录
凡例
《金莲》的翻译、出版与修订传播
《金莲》的翻译问题考察
一 认字错误
二 断句错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书中逐字逐句通校克莱门特的译文,感觉像是在读三本书,一本原文,一本外文,再一本译文~有些表述在一再的翻译之下,失去了原来的语境,却也颇有趣味。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喜欢~
老老实实的做学问,工具书,对于需要这块内容的人来说很翔实了。我倒是真不知道克莱门特和老舍还是舍友,老舍浓眉大眼的很可能帮着一起翻了金瓶梅。
我前几年才完整看了一遍《金瓶梅》,看的时候多次大呼“下流”,看完之后回想西门庆这一生,倒也觉得意味深长。撇去那些情节,《金瓶梅》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情感描写还是很到位的。但是英文版的显然没有看过,也没想到《金瓶梅》1939年就已经出版了英语译本。但《金瓶梅》不管是崇祯本还是词话本,其中的语言因不是现代白话本身就有会有些晦涩,加上英语翻译,可想而知会有什么结果,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而在克莱门特翻译的《金莲》中,甚至大量的情色描写都被处理成拉丁文,这是译者克莱门特的别出心裁而又颇有深意。而这本书从相对严谨的角度探讨了一些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让我们重新从另外的角度再来领略一遍《金瓶梅》。
本书是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先生早年整理《大中华文库·金瓶梅卷》的汉译英工作时,发现西方广为流传的《金瓶梅》英文译本——曾经是巴金先生在伦敦求学期间的克莱门特先生翻译的《金莲》版本的若干翻译问题进行逐一辨析的一部气质独特的翻译札记。周先生发现即便是公认的最为畅销的所谓权威译本,其中由于翻译时间较早,《金瓶梅》还未出现现代文本意义上的标点句读版本,加之克莱门特先生虽然爱好中国文化,但的确水平有限,其中关于认字、断句、语义理解,以及对于汉语特色语境下的成语、省称、专有名词的翻译,均产生了各种误译。通过这本翻译札记,可以看出周先生翻译工作的细致入微,同时也可以看出研究学术要敢于反抗权威,基于认真公正客观的翻译梳理,才能向世界传播最为地道的本土文化精品。
朴实严谨的学术著作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克莱门特这个版本之前听说过,据说翻译里有些近乎于二创的成分,还挺有兴趣。不过专门买一本来读对我来说也不太可能,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误译是由于认错字,还在前言里知道了老舍和这版翻译的关系,蛮有意思的。
《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一书将着重对克莱门特翻译版本的《金瓶梅》进行解析及讨论其翻译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