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在《走向生命的现象学》中,米歇尔·亨利以深邃的洞察力,引领我们探索哲学与生命体验的交织。这位出生于越南的法国哲学家,从胡塞尔现象学出发,开创了独特的生命现象学体系,强调生命的内在性与感受性。他提出,真正的自我超越客观世界,通过音乐、战争和哲学的体验,揭示生命的本质——一种不可见的、静默的显现。亨利挑战传统观念,认为文化不应沦为消费的工具,而应成为个体解放的途径。
本书深入探讨哲学与生命的关系,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到马克思的劳动批判,从技术科学的异化到艺术的感受性价值,展现了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盛宴。亨利以敏锐的笔触,揭示现代社会中生命的困境与希望,呼吁我们重新审视技术与理性对人的侵蚀,呼唤生命的激情与神圣性回归。如果你渴望超越表象,触摸生命的真谛,这本书将带你踏上这场现象学的伟大旅程。
作者简介
米歇尔·亨利(1922—2002)是现代法国哲学的杰出代表,其哲学思想源于胡塞尔现象学,并聚焦于主体性与个体内在体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哲学体系。亨利著作等身,涉猎广泛,代表作包括《显现的本质》《身体的哲学与现象学》等,深刻探讨了马克思、精神分析及生命哲学等议题。译者邓刚为法国巴黎一大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法国哲学研究,其译文准确传神,另译有《爱的多重奏》《黑格尔传》等作品。亨利与邓刚的合作为读者提供了理解现代哲学的重要窗口。
推荐理由
《走向生命的现象学》是米歇尔·亨利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深刻探讨了生命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与当代哲学的关联。亨利从胡塞尔现象学出发,强调生命的内在性与感受性,提出独特的主体概念,对自我、无意识、文化、技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书中不仅展现了亨利对马克思哲学的重新解读,还探讨了艺术、语言与生命的本质关系,为读者呈现一场关于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辨的盛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跨学科的广度与深度,既有理论的高度,又贴近个体生命体验,适合对哲学、文化、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推荐对生命现象学感兴趣的学者与爱好者。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和现象学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生
关注生命体验和主体性的思想家
对文化哲学和艺术有深入研究的读者
对弗洛伊德无意识和精神分析有探索欲望的读者
目录
目录
译者前言
说明
1哲人话平生——与罗兰·瓦西尔德的谈话
2“让个体回归自身”——与德鲁瓦的谈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