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的封面

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陈仲安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

2017-12-31

ISBN

978754751377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包括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举制度和俸禄制度4章。研究对象是汉唐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职官制度。对于这一时期中央职官制度的两大变化:一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的三省制;一是从唐前期的三省制变为唐后期以及五代北宋前期的使职差遣制。着重对史学界讨论不多的后一个变化进行研究,认为使职制度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同时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所使然。而地方职官制度的两大变化:一是从秦汉郡县二级制变为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一是从隋及唐前期州县二级制变为唐后期道州县三级制。同样对史家着墨不多的后一个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都只须实行二级制,新增的第三级,主要是由监察区划演变而成,也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

陈仲安(1922—1993),历史学家,汉唐历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曾负责“二十四史”《北史》点校,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副主编,并具体参与该书词条的撰写。

王素(1953— ),历史学家,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负责“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西域四夷外国等传”修订,先后参加或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中央官制
第一节 汉代中央官制略论
第二节 汉代三省制的孕育
第三节 魏晋南朝三省制的诞生与发展
第四节 北朝前期官制的性质与后期三省制的建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陈仲安,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二人皆为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的学生。全书共四章,第一章中央官制,对秦汉三公九卿制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初期三省六部制,再向唐中后期至五代北宋使职差遣制的演变做了研究。认为西汉没有三公九卿体制,严格意义的三公九卿制出现在东汉;第二章地方官制,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两次从二级向三级的演变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都只须实行二级制,新增的第三级,主要是由监察区演变而成,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第三章选举制度,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举标准与考试制度做了讨论。提出九品中正制只是一种与选举有关的人事档案制度,察举是他荐的选举制度,科举是自荐的选举制度;第四章俸禄制度,对汉唐时期官员年俸与月俸、力禄与田禄等,亦有深入研究。
阅读古籍必备手边书,随时查阅那些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同时也是学习古代政治史的重要指南,全书仅分四章,从中央和地方官制沿革,到选拔和待遇,围绕社会大变迁特别是君权与相权的地位变化,脉络分明,调理清晰。
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在第一章,对三公、监察及三省诸制度在汉唐间的起承转合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如同一本讲义,是很精彩的基础读物,如果放在大学阅读可能很多问题就不会胡思乱想这么长时间。有这么一种想法,皇权时代皇帝本人就像一座基站,离他越近的那批人获得的能量越多,故而三公作为外朝官,有尚书侵其权;尚书位于禁外,有中书、门下代其位。中央官僚机构与君主距离的远近,是其署衙权力大小的直观反映!
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一个重要区别为察举制是他荐的方式,科举制是自荐的方式。自荐才能促使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央。再加上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归尚书吏部,中央权利进一步集中。 九品中正制的性质不是选举制度,而是一种与选举有关的人事档案制度。
绝版25年后的繁体增订版,“七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系列专著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旧书不厌百回读
前后文风差别还是挺大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