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的封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

成一农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

2021-12-01

ISBN

9787547519318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旨在讨论历史学学科功能和目的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看待西方史学理论,指出史学理论与实际研究之间长期以来的“隔阂”。作者成一农研究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极为讲求主观性和人性的学科,其价值并不在于对“史实”的客观复原,而在于基于当前的观念、意识形态和时代需要,来认识历史,从而影响未来的走向。全书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方向——地图学和历史城市地理学,力求拓宽历史研究者的眼界,给历史研究以“自由”。

成一农,1974年出生于北京。2003年至2017年2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自2014年开始担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2017年2月至今,任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城市史以及中国传统舆图的研究。曾主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目前正在主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16ZDA117)”,担任两项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出版学术著作《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等。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史料?
第二章 技术不是救世主
第三章 科学至上?
第四章 真相?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位优秀的历史理论科普作品。 一个博学多闻的历史学者 好的历史理论必然是有非常强的逻辑性的东西。
赶赶单单
“人类的历史,可以在它已经发生后才决定是怎样发生的。”
适合初学者。
破除了一些东西,但并没有立起来更有说服力的新东西。立足现在,认知过往,影响未来这十二个字太过单薄。而且这种“破”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作者的论文(实践)中并没有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基本看上篇五章就够了,中下篇意思不大。
理论与方法决定了你看到的东西,也决定了你看不到的东西。
很久没看到这么幽默可爱的学者了。尽管是史学理论著作,但写法很通俗,有点随想的性质,各种刘慈欣柯南的举例,让我觉得十分亲切。作者彻底否定了史料的客观性,一手二手版本的区分自然也失去意义了。成氏提出历史研究中研究者而非史料才是核心。其实还是对史学客观性的质疑,即便在中国传统史学中,求真也不是主流。本书认为历史学的目的和功能是“基于现在,认知过往,影响未来”,当“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能够为多数人认识到,并掌握认知历史和建构历史的权力,历史也就不会再被某种主流意识和权力所利用,其实作者反复强调注意历史叙述的目的性。成氏对后现代史学和侯旭东比较认可。关于历史书写,成认为这一方法适用于唐宋以后文献史料较丰富的领域。确实如此,中古史之所以出现历史书写热潮还是旧题新意的需求,但研究者的主观性也就泛滥了。
1.秉笔直书不等于客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2.对历史研究而言,版本的好坏是随着问题而变化的。3.研究者才是历史研究的核心。4.对于历史研究,技术不是救世主,在于人性。5.历史学家不可能成为柯南,因为没有在演绎推理后下跪的罪犯。6.文中那位哲学出身的财务大爷像极了否定证据的伪史论者。7.历史学:立足现在,认知过往,影响未来。8.近代中国才“求真”为目的的历史学。9.尼布楚条约中的中国指的是以华为核心的中国主可能性大。10.文化自信应当建立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上的创新,其重在当下不是过往。知识和技术不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编可以当作历史学入门部分,史学理论极好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