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生存还是毁灭的封面

生存还是毁灭

[南非] 大卫·贝纳塔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47735046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一直是哲学的重要议题。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对生存与毁灭、乐观与悲观、意义与无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大卫·贝纳塔,南非开普敦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也是生物伦理学中心主任。作为一名纯素食者,他行事低调,公开个人信息不多。他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推荐理由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本探讨人生意义、死亡、永生和自杀等哲学议题的书籍。作者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困境,既揭示了生命的无意义,也探讨了赋予生命意义的可能性。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对复杂哲学问题的思考框架,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人生意义、心理学、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年轻人
对自我成长和人生方向感到迷茫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作者贝纳塔说,这些观点并非能被多数人所接受,可以慰藉的是那些一样悲观的人。生存还是毁灭,人类生活质量太差,又无法拥有永恒意义(宇宙意义),能够获得世间意义的人如凤毛麟角,有限的意义降低了人的生命质量。除了意义,人类还要面临其他的困苦,病痛,衰老……但大多数人又高估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就连死亡也是一种人的困境,自杀是摆脱重负的一种方式,但死亡也只是不更坏了而已。如何应对人的困境?用一种悲观的实用主义,认知真实的人的境况,努力去赋予意义。也许是悲观主义者的出路。
已购。残酷直白且致郁,可如作者所言,这本书能安慰同类,因为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 无论生还是死,在一些关键方面都很糟糕。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把存在之钳,把困境钳在了我们身上。从宇宙角度看,生命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可以对彼此有意义,但并没有更广阔的本旨和目的。在这个对我们完全漠然的茫茫宇宙中,我们是渺无意味的微尘。我们的生命能够具备的有限意义是短暂而不持久的。而我们的生命质量又如此低劣,由于波丽安娜效应和习惯化,人们没有普遍认识到这种境况的不幸。死不是对生命之困苦的解决方案,而是我们存在之钳的另一条钳口。死无助于抵御我们的宇宙性意义阙如,也通常会减损我们能获得的有限的意义。自杀不是摆脱人的困境的出路。不过,死有时不如活下去那么坏,故而自杀可以纳入对我们困境的可行回应
关军《无后为大》(中年直觉向)、亚隆作品(临床心理学向)的哲学化加强版 。两个结论 1、应采用“实用主义悲观”策略 :保留了对困境毫不含糊的认识,不会为了让困境与乐观并存而把困境分隔开,最终可识人有应对能力、减轻而非加重人的困境。完全可以拥抱悲观看法,但又航行于自己生命中的悲观潮涌之间。完全可以既做一个旗帜鲜明的悲观者,但又不整天沉溺于这些思绪。这些思绪也许会常常浮现,但我们可以忙于种种创造世间意义之事,提高生命质量(为自己、他人及其他动物),并“拯救”生命(但不创造生命!)。 2、人应该自知会阻碍我们充分认识人的困境的糟糕程度的生物本能: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把它成功地抛诸脑后。这是福也是祸。无知是人生的止痛剂,但那些不能充分感受人的困境有多沉重的人,也将是困境向新的世代传播的载体。
非常普通且无趣的观点。
“同类”确实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对信念的确认和慰藉,并不觉得“丧”,认清了事实无论走下去如否都应该比活在幻想中要积极吧。所有生命都一样,只不过人更可怜,因为我们能意识到这一切的无意义却也无能为力。
对伊比鸠鲁派认为死后不存在与生前不存在对等的反驳有点弱,事实上此书依旧没解决存在性焦虑,事实上也解决不了
读到了永生这一章,第171页讲到了一个无子嗣论永生,这个理念完美的和❤️💀🤖️第二季某一集吻合。 和作者对话,谈论生命。犹如找到一知己于自己谈论这些杂七杂八,读完书后很舒畅。在这里不过多谈论生死与人生意义,因为每一个读者所处的层级,环境不一样,所以还是保留那份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吧。
好书 透彻分析 没有宇宙意义 生活意义和生活质量需要尽量去创造 在主观与客观到一定低或者无法忍受的时候 可以选择自杀 自杀并非是不可取 但死亡也只是不那么坏的选择
虽然读第一遍读得很浅显,但还是让我对生与死有了不一样的态度。就例如,我曾经畏惧死亡,反观现在认为死亡或许是一件平常事;我曾经觉得自己的生命了无意义,便逼迫自己奋力追寻所谓的意义,反观现在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平平静静地度过这一生倒也不错。
生育是庞氏骗局哈哈哈哈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