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的封面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

[德] 贝蒂娜·施汤内特

出版时间

2020-04-01

ISBN

9787547736005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和平年代,我们往往难以想象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然而,《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一书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我们带入那个黑暗的时代,让我们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作者通过丰富的资料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艾希曼从纳粹分子到战犯的转变,以及他在阿根廷的隐居生活。这本书让我们反思历史,珍惜和平,并警醒自己不忘历史,珍爱生命。
作者简介
贝蒂娜·施汤内特是一位德国独立哲学家,专注于研究康德哲学、反犹太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哲学及阿道夫·艾希曼。她的著作《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获得了北德广播电视台非小说类图书奖。周全,台大历史系毕业,拥有德国哥廷根大学西洋史硕士及博士候选人资格,精通六国语言,旅居欧美20年,译有多部作品,包括《一个德国人的故事》等。
推荐理由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通过详实的档案资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真实面貌及其罪行。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它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大屠杀的历史背景,还能激发对正义、宽容和和平的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哲学、伦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二战历史、纳粹德国和大屠杀的读者
想要了解人性的复杂性、道德困境和社会责任的读者。此外,这本书也适合历史研究者、教师和广大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一部堪称跟阿伦特的名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针锋相对的论著,以对多元来源的丰富史料档案的细致梳理,为读者还原出在耶路撒冷受审之前的艾希曼的详细生平,以艾希曼在屠杀犹太人过程中的具体所作所为,与二战之后逃避惩罚,进而试图在阿根廷重振声势这两个阶段的经历为叙述重点。作者在字里行间,毫不隐瞒自己对于反人类的纳粹分子的厌恶与仇恨,而这种价值判断已经到了多少有点先入为主,可能影响其对史料解读与判断的程度,但幸运的是,这些史料本身提供的信息,已经足以说明艾希曼在罪行面前的难以豁免与拒绝悔改。作者的史料搜集、梳理与解读能力,以及其通过个人故事关照纳粹群体命运与大时代更迭的广阔视野与写作能力,都值得称道。将本书跟上述阿伦特名著一起对照阅读,或许收获会更大。
诚如某条评论中所说,这本书主要是各种文献材料的梳理,而我并不喜欢细致考究,这本书也就显得臃肿琐碎了
作者和汉娜·阿伦特相比,胜在掌握的资料更丰富,证明了艾希曼并非他所宣称的遵从上级命令,而是早已成为纳粹犹太政策的象征,因此艾希曼不是“平庸之恶”,是彻彻底底的恶。当然,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概念永远不会过时,即使艾希曼并非如此,仍有这样的人存在。虽然他是大屠杀的刽子手,有时看起来似乎又是个普通人,对家人的温情,生活方式极其朴素,也不乏好友。越来越感到人性之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准确概括的。
可以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对照阅读。
读完这本书后,重新读了自己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梳理了一下阿伦特的行文和见解才来写短评。这本书定位似乎是需要与阿伦特进行对话与辩论,但更多是在掌握更多资料和文稿的情况下对艾希曼形象的深度刻画(阿伦特书中大篇幅讲述了其在当权时期的作为)。无论是否作者预设了立场,本书呈现的艾希曼绝对不是一个“不能思考”的人。他恨书,所以才以另一种姿态来了解书籍;他深刻明白审讯程序和心理博弈,试图给自己创造一个他想要的历史形象,即罪恶机器的小齿轮;他的确普通而渴望权利,而他精湛的谎言和对人设的打造已经最后显示他的聪明或者变态程度。最后,作者对于各种庞杂的文件整理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
萨森访谈录加上事无巨细大规模堆砌,浓缩一半正好。
非常佩服作者的耐心,这个工作量太惊人了!
一个并非处于那个时代的作者想要描述过去,一定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真实可靠的佐证,这或许是我对本书描述的主角失去兴趣以后依旧读完的原因。可惜每个时代属于当下的人都无法明白所处的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错失了所有最精确的资料和证明。历史不是正在发生的,是未来人撰写的。如果这个撰写的人愿意去搜寻那些散落的证据,那就不至于偏颇。
他或者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却在极权主义之下被调教成缺乏主见的谋杀犯,或者是一名执迷于种族灭绝的偏激反犹太主义者,要不然根本就是一名精神病患,那个政权不过是遮掩其虐待狂本质的幌子罢了。
2020-06-06 读过 要谈论本书首先得谈论阿伦特。正如本书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任何想要评述艾希曼的著作都不可避免地要与阿伦特及其笔下的艾希曼对话。就管见所及,很多人未细读阿伦特就满嘴胡话,仅凭一些直观感受或依据阿伦特后来的歧异说法来随意抨击其观点。六十年代审判前后,人们对艾希曼的史料掌握是非常有限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史料不能自动置换为史识。史料异常丰富的情况下,史家稍不注意即会陷入史料的陷阱之中。本书自第四章后,即围绕着“阿根廷文稿”相关事宜展开细密考索,始终是在外围作战,即围绕着访问者、受访问者、手抄本的采信与否等问题,换个文献学意味的题目可能更适当——“阿根廷文稿”的文献学考察兼及国际社会之接受情况分析。本书对文稿内容没有过多展示和考辨,那么我们新获得的这种史料的意义何在呢?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