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局部:我的大学的封面

局部:我的大学

陈丹青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547738320

评分

★★★★★
目录
曼哈顿第五大道
规范与偏离
昏睡与醒来
易县的罗汉
离开祭坛的祭坛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易读的偏见,熨帖的口吻,真诚的惊叹和可惜。这些特点就是作者文章总能吸引我的原因,嗐!要是陈老师愿意翻译并附评一些现当代艺术评论就好了,即便有偏离的风险,我也还是想看。 另,不太懂印刷,但是许多占据书本一页纸的大画、大的照片(不是黑白60年代的那些),细节都难辨,像是纸张表面有一层雾,分辨率不高。细看需上网找放大图,当然,如果能亲自去看原作,肯定直接变成小傻子了。
“此所以美术馆是我的大学,此所以我至今尚未毕业。”陈丹青历来对文凭和刻板的教育模式嗤之以鼻。《局部》第二季,他就读的这所“大学”,特征就是自由的人文气息。所以,上来就讲《规范与偏离》。陈丹青是那样地热爱印象派,因为,从印象派开始,绘画不再局限于画什么,而是对怎样画感兴趣,画家们在形式和媒介上肆意展开了热闹缤纷的创新,以艺术的名义,人的思想也得以开放包容。
可能因为陈丹青自己是一个偏离轨道的人,所以他喜欢一些偏离规范的作品。局部提醒着我们去发现更多的独特的作品。
我还是蛮喜欢陈丹青老师唠家常般得谈自己的感受。对我这样的非专业、没啥艺术感悟力、循规蹈矩的人很友好。
入单|需要重温
一边读文稿一边二刷纪录片,嗯,果然还是绘画更长久。更想出去看展了,我仍是美术馆崇拜、展览崇拜的“大众”之一,还是想看懂厚厚的油画凝结层~最后感谢维米尔,让我终于想好了在新家卧室要挂哪幅画。
第二季开始换了出版社,书变贵了,纸感觉还变差了,其他都好
两句笔记「草稿和正稿……他心里清楚,某次神助,再无法重现,另几次各有瑕疵,再无法收回」,「所有好作品都是艺术家的享受记录,每幅好画凝固了画家的享受,愉悦,得意洋洋」。是艺术家的过程,也是我们平时实现工作生活爱好的过程。
在MET拍的《局部》第二季,在“我的大学”里讲述着“我的所看所学所悟所思”。一开篇就先交代了没上过大学,却明明在说自己的“大学故事”。不是在于MET里有多少画,而是在于每幅画都凝结着时间,以及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虽然说能进美术馆的基本是“过时”的东西,但耐看呀,所以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局部是细节,是另类的视角,是在别人都讲烂的东西你是否还能讲出不一样的。别说观众懂不懂,自己得有这个分享欲。正如书中所说,当所有人都在看《亚威农少女》时,陈丹青偏爱《斯坦因肖像》,因为他知道这是启蒙是初始。在我们完成杰作之前,总有那么一刻,我们为之努力很久,然后不经意地突破,我们不一定马上意识到,但慢慢我们会有体会,这就是创作的乐趣。
2020年3月看的视频还有点印象,只看文字会觉得有点碎。库尔贝到巴比松画派的柯罗卢梭米勒到印象派的马奈然后塞尚影响了马蒂斯和毕加索,有机会想看一看卡拉瓦乔和普桑,看一看凝结层,那句说的真好,美术馆里收藏的是层层叠叠的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