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蒙马特遗书的封面

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

出版时间

2021-06-30

ISBN

978754773957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人生真的没有拯救吗?我不相信。”

一九九五年夏天,台湾作家邱妙津在巴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蒙马特遗书》的二十一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邱妙津的这些文字,记载了她的勇气与奔赴,也记载了她的困惑、碰壁与绝望。她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经验思考并重建爱的法则,思考爱与死、生命与艺术的关系。《蒙马特遗书》提及的大量西方艺术电影与经典文学,构成一条条幽深的秘密小径,展示了邱妙津精神世界的成长谱系,是台湾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映照,透过它,亦可见证深邃的时代风景。

《蒙马特遗书》已成为华语世界一部女性文学经典,对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安慰人类的灵魂。

“有如此的灵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但愿这会是大家读完《蒙马特遗书》的赞叹。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末华文世界绚烂传奇的女性作家邱妙津最后的书信体小说,二十一封向世界告别的忏情书信。蒋勋、骆以军、陈雪、赖香吟诚挚推荐,“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邱妙津是震动台湾的一代传奇,用生命创作的天才,她以凌厉激烈的才华横空出世,又决绝惨烈地毅然与人世告别。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蒙马特遗书》是她告别人世的心路剖析,以青春生命与浓烈情伤锻铸的忏情书信。如巴洛克音乐赋格般,展示一个青年艺术家关于爱与死、生命与艺术的璀璨星空描图,其中如花般灿烂的意志让人深深震动却又如此难以承受。

★“人生真的没有拯救吗?我不相信。”一位青年艺术家对爱与生命的终极探索,一部震撼人心的爱的圣经,青年们心中的经典。——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以强悍的勇气重建爱的法则,以死亡的决绝与纯粹,见证爱的不朽不灭。“爱不只是情感、情绪、热情,爱其实真正是一种‘意志’。”一位青年艺术家纯粹而炽热的爱欲渴望,一个年轻人的自我建构与自我毁灭。她誓言用一生来证明自己的爱与美,最终永恒回归了艺术家与爱人者身份。

★“有如此的灵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一部灵魂的复写本,一种炽烈迫人的激情,“也许自三岛由纪夫之后,没有其他作家如此毫无怜悯地撕掉真实自我的面具了。”——关于爱,关于忠诚,关于背叛,关于艺术,关于心灵,关于命运,一个年轻人对生命深邃、高密度的挖掘,一部纯粹的作品。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安慰人类的灵魂。“人生何其美,但得不到也永久得不到,那样的荒凉是更需要强悍的。”永恒的爱情追求已不可得,如今她只追求永恒,展现自我。

★精装纪念典藏版,金鼎奖年度推荐优良好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开卷八分钟》推荐,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备受赞誉。——《蒙马特遗书》已被翻译为英语、法语、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2014年,《蒙马特遗书》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该书系继张爱玲之后第二位华语作者。作家骆以军和赖香吟分别以小说《遣悲怀》《其后》缅怀与致敬邱妙津。

目录
见证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诚,勇敢与真实,才是人类生命的解救。”书签我会好好保存的。
阅读过程总是被迫中断,被文本中传递出的巨大困惑和悲伤压抑得喘不过气来,逼得我有时昏睡,有时出去游泳或者散步排遣。“我的心思很深沉,但我的爱欲却已纯净,这也是我最美丽,叫我与众不同,在人群中闪闪发光之处。”但现实为何总是惩罚诚实和勇敢的人?在接受对方给予与照料的同时,也在不断质疑、否定与压迫,揣测自己是否真的被爱——这份对于极端的书写似曾相识,而我究竟是应该庆幸自己从爱的泥沼中脱身,迈向更多的远方之门,还是该哀叹从远方归来的我始终绕不过世俗的诅咒?唯一确定的是,任何一段生命体验都不该被嗤笑,且书写它们,有着无与伦比的紧迫性和正当性。
站在创作的角度,她的确是充满真诚、激情与哲思妙语。站在理性的角度,她混乱、矛盾、自恋、控制欲强,将爱情置于生活之上,包裹进自我艺术观里。控诉睥睨他人的不道德、愚蠢等等,只有自己是高洁至善。这类人在太年轻时终究是不能和世界和解的。
配得上爱情的人,大多都不会从爱情中获得快乐。
有点失望,像呓语一样重复叙述与几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间或有一些金句。
邱妙津的信中所展现出的爱是强烈汹涌而又沉重压抑的,她爱得深沉陶醉,但被爱者想必也难堪其重、喘不过气吧——她在信中时而低三下气地乞求,时而发出爱而不得的“诅咒”和如人生导师般的警告。她鄙弃世俗世界的伦理约束,追求情感的真正流露和爱情双方无条件的忠诚和全身心付出,然而她所理想的这种爱情只会让她饱受折磨,即便短暂享有,也最终以旺盛之生命作为惨痛代价。
不能给别人的悲伤打分
一些陷入爱情后痛苦的瞬间集锦,错误的时代,不合适的情形,悲伤的人。
私人的,纯粹的,热烈的,绝望的
邱的文字并不至于到“矫情”,但不可否认带有很浓重的上世纪文青味。很有几个段落看得我直呼精妙,描写的如此精彩,原来词句还能如此搭配,原来想象和现实还能如此交接。另一点想提到的是书中很多的有关爱的片段我无法在自己身上共情,究其原因是我的理性远远凌驾于感性之上。前半段我唾骂邱的虚伪和过剩,嘲笑她将自己置于如此境地,读到中段,很明显,邱已不满足于讲爱与恨,里面对于爱欲性欲死欲的阐述,对于性别和性向的讨论都是值得重新阅读的篇章。还有抑郁者的心态,从绝望苟活到热爱生活,越是看到光明越是决定将自己变为燃烧的火球。因此书,对自死,我有了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在笔记中重复两次的话,我要在这个末尾再一次写下:不要为别人而死,也不要为别人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