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登堡的封面

古登堡

【德】克劳斯- 吕迪格·马伊

出版时间

2021-11-30

ISBN

9787547740330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为什么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中国人毕昇,用它塑造今日世界的却是德国人古登堡?

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在他去世后的近千年里,中国的活字印本只有150多部,而落后的雕版印刷术始终占据主流。

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新的活字印刷术。在他去世后不到50年里,欧洲的活字印本已达20 000 000多部,比此前欧洲近千年来的所有手抄书数量都要多,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的到来。20世纪末,古登堡在多个“千年人物”媒体评选活动中位列第一,古登堡的发明选为第二个千年里最重要的事件。

为什么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中国人毕昇,用它塑造今日世界的却是德国人古登堡?专注于日耳曼文化研究的著名传记作家克劳斯-吕迪格•马伊,通过“西方毕昇”古登堡一生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登堡如何用活字印刷术一步步塑造出今日的世界。

目录
绪 论 图像与原型
第一章 岌岌可危的世界
对上帝失去信任
来自传统世家
母亲的世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是对历史有兴趣但只看小说的我第一次接触这种考究的历史类书籍,写得很好,逻辑严密,角度多样,站在当时的时代角度看问题且没有将人物脸谱化,文学性也算比较足。书籍质量很好,让人爱不释手,惟有一处小的语法错误。 读起来真的很艰深,200多页花了我足足5天,比小说难读很多,文本富有挑战性。我很早前就好奇古登堡印刷术与毕昇的活字是否同源,印刷术又是否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传到西方改变了他们的世界。但目前看来不是的,古登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认识与实践独立发明了活字印刷,与庆历布衣毕昇并无关系。 有些惋惜,也让我思考更多,不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国人发明时间远早于西方,技艺远比他们高超,可为什么没能在中国掀起这种知识由精英阶层走向大众阶层的革命呢?而国人的自我意识,又为什么没能随着书籍的传播而觉醒呢?
记得读本科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多申请专利,我那时候常常想:发明创造那么多,到底什么情况下,技术能改变甚至塑造世界的进程。那时候我是觉得存在某种“必然”,也就是说有影响力的技术其实就在那里,只要发明出来就肯定会改变世界。所以很多科幻小说其实就是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套路:但凡某种技术被发明出来就会立即影响历史进程,人类文明就像摁下快进键一样飞速前进。但这本《古登堡》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明明活字印刷术很早就被毕昇发明出来了,可世界一直等到400年后才由古登堡将其发扬光大。“技术决定论”虽然单独拿出来肯定会被人说太过武断,但事实上公共讨论中这种观念始终占据着主流。这本书再次让我意识到了“观念”的重要性,读到了非常精彩的古登堡一生的故事。
了解了印刷史上的著名人物,古腾堡的人生经历。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形容某一文明的后期往往表现出文化意义上巨大的井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古登堡无疑是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尽管国内大多学者都认为大众传播的开端是廉价报刊的发行,但这一界定却是社会结果论导向的,如果从技术逻辑出发,“古登堡星汉”才更应该被视为印刷文化的滥觞。 1450年后,中国与欧洲再也不同属于一个世界的了,印刷技术发明(并不是对毕昇印刷的改造)的变革性体现在它将精英的媒介变成了大众的媒介,从此,民主自由个人理性的观念开始主导欧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其说是经济的产物,不如说是技术的必然。 麦克卢汉毫不吝啬地夸赞古登堡的星河璀璨,却也名副其实。古登堡放弃了印刷物的署名,恰恰是对“媒介即讯息”最好的阐述。在某一时刻会想,如果不是有上帝的指引,人类又怎么可以发明出如此的奇迹?
和自己的预期很不一样,以为主要是讲书籍史和印刷史,谁知是在谈中世纪社会史和文化史。尤其是因为史料匮乏,直接涉及古登堡的内容不算多。
被标题吸引,原来只是古登堡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