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育儿放弃的封面

育儿放弃

[日] 杉山春

出版时间

2023-04-30

ISBN

978754774597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她是妈妈,也是女儿,可是她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一起轰动日本的女童忽视案,直击东亚女性普遍性的育儿困境

没有“恶母”,只有一个个孤立无援、陷入绝望的母亲

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

获第十一届小学馆非虚构作品大奖

【编辑推荐】

★一起推动日本儿童保护法案修订的女童忽视案,一部聚焦日本“育儿放弃”社会现象的纪实力作。纪实版《坡道上的家》,文学版《无人知晓》,以一起真实案件呈现最极致也是最普遍的育儿困境。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2000年12月10日,日本爱知县武丰町某员工宿舍内,一对年轻的父母,一个在纸箱中死去的孩子,一个凌乱不堪散发着异味的家,组成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当代家庭现场。这对年轻父母究竟为何放弃养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通过对这起女童虐待死亡案的调查,还原一对年轻夫妻危机重重的家庭生活,呈现最极致然而也是最普遍的育儿困境。

★没有“恶母”,只有一个个孤立无援、陷入绝望的母亲。东亚社会女性生育困境典型案例剖析,三代女性生存境遇集中投射。——作者杉山春是一名写作育儿及亲子问题的纪实文学作家,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相关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最终详尽还原案件全貌。她通过对当事人雅美及其母亲的深度沟通,令人心惊地揭示出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一个女孩有可能遭遇到的一切。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处境的集中投射,是现代社会育儿环境引发的悲剧。

★每一个“被困住的母亲”都曾是“被忽视的女儿”。其实,我们没有准备好成为母亲。——雅美与母亲秀子互为自身的镜像,却永远无法真正靠近。热烈表达的爱意与疏离封闭的内心,两人的关系与奇特的相处模式,呈现出一种极具矛盾张力、极耐人寻味的东亚式母女关系。她们的故事,也映照出每一个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女孩艰难的自我疗愈与成长之路。在女儿、妻子或母亲的身份面前,我们首先需要成为完整的自己。

★本书是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深深的理解与关照。“为什么被指责、被定罪的总是母亲/女性?”每一个母亲/女性的痛苦,都不应该被忽视。——作者杉山春历时三年多,与雅美长期通信,将她隐秘的内心和背后破碎的原生家庭坦诚细腻地展露出来,也真实呈现出其中不易为人所理解的复杂幽暗之处。“我觉得你体会到的育儿的艰辛,是每一位普通母亲都体会过的。我本人也有孩子,也有育儿的烦恼。关注并反思真奈的死,或许会让我们看清母亲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难。我想见你一面。”

★“理想国纪实”系列全新作品。获第十一届小学馆非虚构作品大奖。媒体人、作家姜泓舟专文导读:“非常感谢本书,对女性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看见’。”——“在一个默认母亲承担主要育儿职责的社会里,女性作为个体的需求很容易被轻视或是彻底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成为站在问题靶心的那个人,被议论、被谴责、被定罪。究竟为何会如此?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除了是妈妈之外,她还是谁?

【内容简介】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日本爱知县发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对年轻父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真奈放进纸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间真奈几乎没有任何进食,最终饿死。此时他们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而母亲雅美还怀有身孕。

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杉山春是一名纪实文学写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其家属、儿童保护组织与医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最终详尽客观地还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出其背后个人的与社会的种种深层原因,也发出疑问:为什么被指责、被定罪的总是母亲?

本书是一部聚焦日本“育儿放弃”社会现象的纪实力作。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处境的集中投射,是现代社会育儿环境引发的悲剧。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它也折射出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每一个女儿、每一个母亲内心最真实而隐秘的痛苦。

【名人推荐】

在一个默认母亲承担主要育儿职责的社会里,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作为个体的需求很容易被轻视或是彻底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成为站在问题靶心的那个人,被议论、被谴责、被定罪。从这点上说,非常感谢本书,对女性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看见”。作者客观、详实地记录了这起极端案例的来龙去脉,似乎与我们平静的日常生活无关,但在阅读中,我从头到尾没有产生过猎奇的心态,反而常常被一些细节牢牢锁住在字里行间,真实地体会到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内心真实而隐秘的苦痛,往深里陷了去,有时候会自问,究竟为何会如此?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除了是妈妈之外,她还是谁?

——姜泓舟(媒体人、作家)

我的“不孕不育保平安”第一弹。审读书稿的感觉是震撼的:每一个“被困住的母亲”往往也曾是“被忽视的女儿”。虽说如此,还是祝福每一个母亲享有孕育生命的喜悦,也祝愿每个孩子自在无忧地成长。

——烨伊(本书译者)

对这起残酷无比的案件来说,唯一的救赎恐怕就是得到了本书作者杉山春的关注。这样说大抵没有言过其实。杉山春以细致的采访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闻名,她在被告服刑期间和他们见面,持续和两人通信,整个采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彻查到底”。为了调查案件,她默默奔波了近四年之久,最终用摒弃了一切多余情感的文字,几乎写下了案件的全貌。

阅读本书时,读者恐怕会觉得很多内容似曾相识。例如自己小时候忽然被母亲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难,父母之间冷冰冰的气场,孩提时费解的母亲和祖母(也就是婆媳)的不睦,还有婚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在婚后日益增大时,近乎“无可挽回”的感受。

家庭和地区关系绝不会崩坏殆尽,它们将拼命地、不停地探索,以新的形式重生——作者忠实于非虚构写作的准则,坚持“用事实说话”。虽然没有高声呼吁,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这样的期盼。

——[日]野村进(非虚构写作者)

【作者简介】

杉山春,一九五八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曾任杂志编辑,后转为自由职业者。多次撰写人物专访,写作有关育儿及亲子问题、父母杀害亲生子女等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有关注女性贫困问题的《纪实·虐待——大阪两儿童被弃置致死案》、探索日本社会家庭关系沉疴的《从虐待儿童想到的:社会如何向家庭施压》等。

【译者简介】

烨伊,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曾留学日本,并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课程。从事出版行业多年,现为全职译者,过着为书稿中的人生百态唏嘘的日常。译著有《第一人称单数》《人间失格》《流浪之月》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逆境
I 雅美的孤独
II 欺凌、逃学、强暴
III 沉迷游戏的孩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三岁幼女被父母饿死的标题让任何人看到都会痛骂这对父母的残忍,然而在作者将近四年的辛苦探索真相中,我看到了这起事件令人深思的另一面。不可否认的是雅美和智则的罪过,从真奈出生时的热爱到最后的厌恶和不管不顾只不过三年时光。已经身为人母的我,深深体会到抚养一个孩子的不易,庆幸的是我有自己的父母从旁协助。而我自己也不像雅美如此年轻,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组成家庭生下孩子的。纵观全书,真奈的悲剧不是雅美和智则这一代人造成的,对于雅美和智则来说,从未得到过爱,怎会学会好好爱人。
几乎可以用“五毒俱全”来形容的家庭背后是三代人的可悲遭遇(或者不止三代),在充满无助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拥有自己的孩子之后不自觉地套用着上一代的抚育方式,自卑不安的雅美、谎话连篇的秀子……只是幸存着的“真奈”。而在每一个破碎的母亲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唾弃的父亲——要么是暴力和贫穷的罪魁祸首,要么是仿佛事不关己吝于施舍一丁点关心的爱无能患者。最残忍的数字是真奈死时的体重,最惊悚的声音是真奈死之前的哭声,虐待儿童的人被捕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虐待儿童”,遑论寻求帮助,作者提及这是一个家庭联结正在不断坍缩的时代,个人越来越原子化所带来的无力感正在社会间肆意蔓延,内心软弱的两个人只是活着竟然就要花费所有力气,而社会救济帮扶的渠道、力度、方式却只能伴随着一个个孩子的牺牲而得到补足。
本以为这本书会因沉重而难以读下去,没想到一看就被拽了进去。你看到原生家庭的贫困、忽视、创伤、不负责任如何在代际间传递,直到产生最糟糕的后果:一个不到三岁的女孩被放在家里的纸箱饿死,父亲沉迷游戏、看不见妻子和孩子,母亲靠购物来缓解依赖缺乏并欠下债务,在最后的崩溃到来之前家里垃圾成山无人收拾……作者杉山村了不起,坚持采访四年,才拼出了整个故事,细节丰富,对人心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很有洞察,写作出色,是吸引人看下去的重要原因。日本社会有时候真的太变态了,比东亚其他两国变态。
几乎一口气看完,以为看了之后会对当事人特别是母亲产生同情,没有,并没有,一家子都不正常,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把生活过得更糟糕,他们明明已经拥有了那么好的医疗保障体系啊,这是在干嘛啊! 另外男人不玩游戏是会死吗?这些老公们一个个都跟单细胞生物一样,除了工作就会打游戏,那你为什么要生,为什么不戴套?
看到書中描述女孩被年輕父母餓死的細節,真是看得我很壓抑。各種因素造成了這悲慘的後果,這一對心智還不成熟的年輕父母。各自原生家庭的背景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他們的父母的成長經歷以及他們的祖父母輩的成長經歷,都讓我試着去解讀這對年輕夫妻的行為。
雅美和智则简直是现代社会很多年轻夫妻的极端版本。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当了父母,没有成长出独立的个体,没有处理好和上一代的关系或者摆脱上一代对他们的影响。有了孩子真奈,他俩就这么完完全全把上一代给他们的伤害传递给了孩子。 感觉育儿处处是坑,雅美和智则每一步都踩在坑里,简直寸步难行。 本书结尾这段写得太好了: 这世上真有人能与家庭的沉疴绝缘吗?尽管具体方式和严重程度不同,沿着巨大的家族树脉络向前回溯,没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但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繁杂的亲缘关系中,继承着家族的病症。每个人都会在有意或无意间触及家族的病症,在维持精神平衡的同时,或是驯服它们,或是静待其发作。
紧密细致的叙述所带来的真实触感如此强烈 几乎完全洗去了最初的猎奇和震撼——那种一步一步抽走 剥离 最终无可挽回的结局发生的时候就像轻飘飘的羽毛落地
两个畸形的家庭教育出两个不合格的父母最终酿成了一个孩子的悲剧。 人一辈子都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但又忍不住将某种不幸继续向下传递。 悲剧早于受害者的诞生,早于施害者的诞生,甚至可能早于祖辈的畸形童年。畸形的家庭教育就像重金属的富集效应一样,越聚越多,最终到某一代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案子也直击了目前的社会困境。 很值得一读,但读这本书需要强大的心脏和冷静客观的旁观者心态,不然容易生气。
不要高估人类文明,黑猩猩之类的动物也有育儿放弃的,跟繁殖本能不同,育儿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习得的,没有意识加上孩子的存在和父母的存在形成冲突就会这样,人跟动物其实没大区别,别站上帝视角强给人类加戏,说什么这种父母毫无人性,四下看看每天人类的流血冲突,互相杀的不亦乐乎,别说这都不是文明人干的。
代际传递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