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器服物佩好无疆的封面

器服物佩好无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出版时间

2019-04-30

ISBN

9787547919835

评分

★★★★★
书籍介绍

2017年3月,一批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藏文物走进故宫博物院,以“浴火重光”为题,在午门东雁翅楼盛大展出。展览主题彰显了这批珍宝极其特殊而惊险的传奇经历,吸引广大中国观众的目光。故宫展览结束后,这批珍宝先后赴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等 6 地巡回展出,所到之处皆掀起公众对阿富汗文明与文化关注的热潮。此展原计划第 7 站抵达南京博物院,之后即将离开中国。机缘巧合的是,今年5月,为配合“亚洲文明对话”,国家博物馆将作为主场举办“亚洲文明联展”,而这批阿富汗文物则有缘在赴南京之前重回北京,作为“亚洲文明联展”之分展,在清华大学重装亮相。在展览和这本图录中,文物经过了重新编排与解读,多位专家学者的多篇学术文章,就是对这种努力的最好阐释和证明。旧友重逢、温故知新,我们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兴趣点已从最初对璀璨夺目的黄金珠宝的关注转向对古老的阿富汗文化、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目录
序一.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
序二.刘劲松
序三.杜鹏飞
【图录 Catalogue】
前言 谈晟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前面部分说明了阿富汗金器部分有些波斯痕迹,建筑以及日用品有希腊罗马痕迹,在被大夏入侵之后又有了草原痕迹,在佛教进入西域后,又有了印度痕迹,绿化之前的阿富汗就是一个杂糅的文化。后面论文也都挺有意思的,看看不错
看展时很多东西讲解器说了但不能完全记住,就买了配展书来加深记忆,这书是清华做的,用的也是清华那个展的名字,器物美不胜收倒也罢了,主要是地处文化十字路口的地带,它的文明往往斑驳夹杂。比如赫拉克勒斯传入阿富汗之后变得矮壮和本土化,后又经丝绸之路入中国成了金刚大力士。这类知识很有趣。
算是在听别人怎么做书的过程中读过吧!
虽然看了5次这个展览 图录还有新东西
观展的时候来不及细看的展品都有蛮详细的文字说明,除了展览,书的后半部是相应的学术论文,很不错的补充
掌阅上有电子版,图片质量劣,看看研究文字还行。
中英对照版读物。阿富汗古代文物精粹,绝大多数文物,都没机会亲自看到,但这本书里都有精美彩图和详细介绍。阿富汗自古就是不同文明交汇之地,当地出土的文物,也是能看到欧洲、中西亚和东亚各种风格的宝物。尤其是在丝绸之路考古的视角下,这些文物更有价值。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蒂拉丘地的大量黄金制品。蒂拉丘地考古挖掘的知名度至今很低,或许是阿富汗历史不够引人关注的原因,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蒂拉丘地的不同寻常。
当年观展没搭配这本书有些遗憾
在苏联入侵和塔利班统治的时间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损失了百分之七十的馆藏,图录中精美的文物是在银行地库里侥幸逃过一劫的。翻看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起巴米扬被炸毁的那段画面,如今,炸毁它的组织马上又要卷土重来,图录序言说“孕育未来的希望”,现在再看真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