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巴格达警报的封面

巴格达警报

[阿尔及利亚] 雅斯米纳·卡黛哈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548611844

评分

★★★★★
书籍介绍
年轻的男孩来到首都巴格达。大学生活刚刚开始,美军的炮火却骤然降临。他被迫离开曾经繁华的都市和一见倾心的姑娘,返回沙漠深处的贫穷村落。然而战争紧追不舍,美军在深夜突袭这纯朴的村落,为了搜捕恐怖分子,在惊慌的家人面前杀害并羞辱了他的父亲。当尊严也散落一地的时候,年轻人只身离开家乡前往巴格达,寻求终极报复。 雅斯米纳·卡黛哈在小说中,以热忱而悲悯的笔调还原了剧烈变化中的伊拉克社会,并借主角的经历表明,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性之美仍能战胜极端主义,主宰世界的不会是仇恨,而是爱与希望。 雅斯米纳·卡黛哈(Yasmina Khadra),本名穆罕默德·莫莱赛奥(Mohamed Moulessehoul),1955年生于阿尔及利亚,长期在军队中担任军官。他18岁开始出版小说,深受好评。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作为笔名。2001年,他离开阿尔及利亚军队迁居法国,公布了真实身份,但继续使用这个女性笔名,以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以及对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雅斯米纳·卡黛哈的作品深切关注世界各地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代表作为“当代东方三部曲”:《喀布尔之燕》(Les Hirondelles de Kaboul)、《哀伤的墙》(L'Attentat)、《巴格达警报》(Les sirènes de Bagdad)。 译者:陈姿颖,英语、法语专职译者,译有《视觉工厂:图像诞生的关键故事》、《自慰:恐惧的历史》、《神谕之谜》、《从科学到想象》(合译)、《路易威登:传奇旅行箱100》(合译)等书。
目录
巴格达警报
贝鲁特 Bairut
卡拉姆村 Kafr Karam
第一章
第二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比较常见的是用美式视角拍摄的电影,那里面大兵们无畏地远赴海外保家卫国,当地的阿拉伯人都是疯狂恐怖的化身。这本书,让人看到战争风暴中,最普通的平民的所思所想。于是,置身事外的第三方方得以更客观中立地看待这一切,而非被媒体或强势文化输出所左右。
美军入侵伊拉克后,亲眼目睹家园沦陷、至亲受辱的男孩离开家乡回到巴格达加入自杀式袭击组织寻求机会复仇。结尾有些强行拨正,不过没有实现的病毒袭击在2020年的现实下令人啧舌。
很好看的一本书 伊斯兰世界的万花筒
生日企业礼选的书,从另一个角度看到恐怖分子爆炸式袭击的合理溯源,当他们的家园已被毁坏,当他们的尊严已经被践踏,再往回只剩满地狼藉,于是只好硬着一腔怒火往深渊走,去战斗去破坏去奔向死亡…以获得灵魂的安息和片刻的安宁…阿拉伯人的尊严,卡拉姆村的不可侵犯。最终还是被人间的情和爱打动,只身走向黑暗
了解伊拉克一种方式,因被践踏从柔软如水到铁石心肠 结构不好,感觉高潮刚到就立刻“正确”收尾 很奇特,每次看到景色描写总是想哭
了解伊拉克现状的一本书,结局强行政治正确,电影感十足,文学性失分。
当初凑单买的,但是故事还不错
Mohamed Moulessehoul 1955- 生于阿尔及利亚,父亲参加阿尔及利亚解放军反抗法国,从小上军校,阿尔及利亚内战【1991-2002】期间用妻子的名字Yasmina Khadra作为笔名,2001年年到法国,同年出版自传《作者L'Écrivain》,2006年出版《Sirens of Baghdad》——什么时候会有直接用中文写作的非华人流亡移民者?
来自卡拉姆村的青年,经历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怀疑直至报复。文中描写的卡拉姆村以及巴格达的战争下的生活、宗教信仰和人物心理非常细腻,文字富有哲理性。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