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冲击与反响的封面

冲击与反响

何兆武

出版时间

2019-12-31

ISBN

9787548615781

评分

★★★★★
书籍介绍

“文明的发展有其必然规律,但回顾人类过去的历史,有着太多的敌对和对抗、专制和屈服。”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就是中西文化与不同文明激烈冲突的过程。何兆武先生围绕明末以来中学与西学之争、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以及文化传统与观念的冲突等问题,以史家的洞见,分析了中西文化冲突的根源,指出“学”有高低、精粗、真伪之分,但无高低优劣之分;兼容并包、文化融合、科技进步才是文明发展的关键。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历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译有《社会契约论》《思想录》《历史理性批判文集》《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历史理性的重建》《中西文化交流史论》《西方哲学精神》《苇草集》等,另有口述著作《上学记》。

目录
Ⅰ自述
001中学、西学与近代化
018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化
040冲击和反响——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思
053也谈对《学衡》派的认识与评价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何兆武,西南联大研究生,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前一本书中我们提出何兆武翻译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著作,目的其实跟二十世纪初中国引进西方政治思想是同一目的,都是试图通过引介来进行启蒙。这本随笔以冲击与反响,其实讲得就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中国近代学术思想的演变。当然,本书的前两篇文章介绍的就是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这种介绍很显然是带有同样的特点,即宣扬启蒙,驳斥保守主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后面的数篇文章大体上就能把握其中的思想脉络了。比如谈学衡,表面上是谈文化保守主义,但是他从学衡派的思想脉络出发,仍旧能找到西方保守主义的影响,对于清华国学院的介绍,很大篇幅来论证清华的由来,再言及国学院,这就是他的修辞带来的潜在价值。所以,现代化等于西化,反对西化,就是反对现代化。
#58#这套书应该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就是一些作者以前发表文章的节选,然后按照所谓的分类分成几本。很多重复不说,节选的看的很难受。这种拿一个人的Ip来这么赚钱的也太差了
这套书完全没有必要分四册,反正都是各种文章的搜集,加个分册标题并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书的“谈文化”,主要是谈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何先生以为,“学”有高低、精粗、真伪之别,而无“中西之分”。也就是说,不存在哪一门学问专属于西方或中国,也不存在某一种价值只属于西方或者中国,他强调人类精神的普遍性,“普遍的共性是第一位的,而各种特殊的个性则是第二位的”。从传统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实现近代化或者现代化,是唯一的历史道路,是浩浩汤汤沛然莫之能御的。
作者说:一,如果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传播的不是神本主义的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而是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思想,那中国理性觉醒启蒙和近代化事业应该会更早启动。这个观点过于强调外因决定论了,佛学东来成功本土化,西学没做到本土化当然中国发展也不能全部指望西学东渐。二,回到救亡压倒启蒙的问题,从戊戌、辛亥到五四,救亡图存、发展振兴一直影响中国政治文明的近代化,同时还包括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把人当作手段而非目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书中有不少重复或相似的部分,多以西方视角看传统中国,鲜见以传统中国来审视西方。中西交流的几大史实得到了很好的语境化,但缺少对中西交流过程的叙述,未从更深的层面触及中西交流的过程倒底发生了什么。总体比较宏观,总体有启发。
假想:如果明清之际来到中国的,不是反改革运动的天主教传教士,中国有没有可能更早走上近代化道路呢? 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是不可变的事实。当时如果不是他们,谁又会愿意远隔重洋,历经险阻来到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