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犹太教的封面

古犹太教

马克斯·韦伯

出版时间

2010-09-01

ISBN

9787549500444

评分

★★★★★
书籍介绍

《古犹太教》原为《古犹太教》第一篇第一章的注。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一书里,韦伯习惯在各书的首章里说明他在处理此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更重要的研究史的回顾。

目录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绪论 韦伯
第一篇 以色列誓约共同体与耶和华
第一章 前言:犹太宗教史的社会学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韦伯的思想非常深刻、独到
韦伯宗教研究著作里读的相对吃力的一本,对于犹太教经典和犹太历史的了解比较少,阅读要点如下: (1)古犹太民族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混融,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贵族/半畜牧游牧人/耕作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的受保护氏族(“格耳”); (2)犹太诸氏族通过向耶和华宣誓结成较为稳固的誓约共同体(宗教团体); (3)巴比伦之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犹太人”由誓约共同体转变为礼仪上被隔离的宗教性教团; (4)耶和华是狂暴的战神,脾气反复无常(无理性),拒斥家产官僚制、氏族保护神等; (5)古犹太教的逐渐理性化(伴随利未人的逐渐占据优势/耶和华派与耶洛因派的编纂)体现在对日常伦理的尊奉与对巫术的拒斥上; (6)对“先知”的论述极佳;
韦伯的犹太教研究居然那么记述式……看上去缺少以往研究的那种理想类型方法的主导,也没有简洁的宗教比较或特点总结,读起来实在是太累……犹太教在韦伯看来,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起源的一个特殊环节,虽然犹太人的“贱民资本主义”并不是现代的新教理性资本主义。1、犹太人因为俗世的苦难,逐渐形成俗世/神世的强烈对比,有一种极强的普遍主义一神论倾向,新教传承这一点。另外,犹太教的先知属于伦理先知而非模范先知,宗教救赎的途径是守宗教的规诫、在现世中践行宗教德性,期待弥赛亚的来临。但犹太教的特殊末世论(集中注意力静候上帝)导向了一种对命定世界的接受,这使得犹太人的入世精神没有像新教一样带来对世界的理性改造。2、犹太教对俗世戒律及行动的强调使得巫术遭到历史性的贬抑,也同时压抑了艺术,这在法派看来是现代科学之源。
今年阅读的第一本书。舍不得、配不上打分。挺忧怅的。一个没有激情的人阅读韦伯书写激情的杰作。
在《宗教社会学》中,宗教伦理得以从巫术伦理中分化出来的两个必需环节为人格神与伦理神。人格神释放清除巫术动机的理性化潜力,伦理神则使人格神决定性地生成了伦理型先知。提供和推动此一观念秩序之演进的现实力量,正是犹太教,它因而构成资本主义精神发展历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正是加尔文主义上帝观部分地复活了旧约上帝那个喜怒无常的人格伦理神。最具人个性的神,其原型即是不能强制只能祈愿和崇拜的“世俗君主”。这也就埋下了那个原则上不可理解义务上也不应靠近的新教上帝的种子:“理解”已然预示了“强制”的可能。而犹太教似乎最早推动了巫术在宗教伦理中的清除。犹太“贱民民族”对周遭世界发展出的革命态度,尽管在《宗教》中几乎套用了尼采的怨恨框架,但恰恰不是怨恨本身,而是其中特殊的权力感,或卡里斯马,才是犹太人独特的地方。
牛逼
yyds
与耶和华的同盟法 zhi58枯燥,改从P114~宗教开始看,第二编总结了sj先知相关/分析居多,但信息量密度不高,半小时50页4.2万字、边听直播边看都能
之前经历过为数不多的与普通犹太人的交流,就一直对其根深蒂固的民族自豪感和独特的、安于作客族的在世原则、世俗化的高明及笃定的渡世信念,非常好奇和“佩服”。是如何做到经历几千年,还能在现代后裔身上维持住扎实的民族精神的。对普通读者来说,从韦伯“长篇累牍”的梳理中,能一窥如今以色列、中东地区顽固不化的“火药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