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明镜高悬的封面

明镜高悬

徐忠明

出版时间

2014-01-01

ISBN

9787549545742

评分

★★★★★
书籍介绍

《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目,从“核心观念”、“器物与图像”、“档案虚构”、“人物与制度”、“诗与小说”几个切入点对我国古代法律进行了跨学科考察。所涉内容,既有概念解读、人物考证、文化解释,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考索、律条档案分析等。如通过对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镜高悬”匾额和古代典籍中听审插图的考释和解读来考察司法意义,还原古代司法实践的场景,深入探究司法权力背后的运作机制,解释司法官员与诉讼两造的心态模式和行为策略,评估司法实践之于社会秩序形成的作用与意义。本书作者通过勾勒和描述中国法律史图像,冀以改变目前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一部兼具“大文化”视野与“小切口”细析的功力深厚之作!

目录
一、灋与律
法与正义——早期中国“灋”观念起源
道与器——一种关于“律”的文化解说
二、器物与图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的老师的老师的作品,拜读一番。
扭转了我对法学家做法律史的不良印象
跳着看断断续续。梁宽杀妻案一篇赞!
在发生学意义上,起源于司法审判的中国“法”与西方法=司法=正义Justice的构图,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灋”的初意应该是通过诉讼获得的正义的结果,与西方法Jus基本相同。“律”作为“万事之根”的形而上的终极意义,以及作为“度量计算”的形而下的工具作用。“明镜高悬”象征的,是司法官员的明察秋毫与公正无私;前者能使案件真相大白,后者能使案件获得公正裁决。“明镜高悬”还象征着司法官员必须接受来自神灵的约束,以及源于自己灵魂的约束;借助这种约束,以使他们能够公正裁决案件,最终落实“使民无冤”的司法理想。
有几篇很不错,有空再细看。
本书最大的感想就是人一定要多写论文,写多了,有时候挑挑几篇,凑一起下,就可以出门书了。当然,就单篇论文而言,作者写得都还不错,有论文这种东西在,时不时就会把某些知识的角落又扫了过去,比如说宋之问居然当过逃犯。最让人感到绝望的应该是甘棠与送法下乡。那哪里是送法下乡,根本就是法盲当官。中国古代长期重儒轻法,外儒内法,这法律文化真是不提也罢了。
十篇论文,内涵广博,旁征博引,逻辑严密,多维思辨,不落窠臼。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该有的治学态度。读完真的收获良多,不仅仅是里面的内容,还有体现在字里行间的方法论和思辨能力,更有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与敬畏感。作者想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其学术研究成果,更有对传统法律史研究的批判。“脱离了对传统中国法律的政治史研究,我们也就很难以把握法律的社会史意义。”;“以现代学科视角来审视传统中国现象的产物,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法律史研究道阻且长,一古文阅读能力(需古汉语言的系统学习);二检阅文献能力(清末多少珍贵文献流失海外);三逻辑推理能力;四多学科知识储备。这些作者全具备,读者心向往之。
徐老师的书,常读常新,最喜欢的还是给出来的不同角度的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