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迷死人的故事的封面

迷死人的故事

郑培凯

出版时间

2014-03-01

ISBN

9787549550418

评分

★★★★★
书籍介绍
读古书,有助于思辨,让人理解知识结构的历史演化,思考文明发展的意义。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 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迷死人的故事》以简单传神的笔法,刻画出古今历史人物各自不同的真性情。从黄帝的传说,讲到李白之死,再到陈寅恪的间谍弟弟,仿佛一部畅读版《世说新语》。 郑培凯,山东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于1970年负笈美国,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学术范围甚广,以明清文化史、艺术思维及文化美学为主。著有《汤显祖与晚明文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合编)、《茶饮天地宽:茶文化与茶具的审美境界》、《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陶瓷与中外贸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高尚的快乐》、《真理愈辩愈昏》、《树倒猢狲散之后》、《游于艺:跨文化美食》、《吹笛到天明》、《流觞曲水的感怀》、《茶香与美味的记忆》等三十余种。
目录
迷死人的故事
自序:今朝有酒且神游
迷死人的故事
黄帝战蚩尤
蚩尤血与蚩尤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应该叫做”迷死人的故事——都是假的的”
一般般,史景迁的学生,水平不应该只是这样。
多是炒冷饭,一件事翻来覆去不知被多少人说过了
作者毕竟饱学之人,然吾无心看闲书啦
略水 很多故事并不深入 讲了开头 没了结尾 像是作者自顾自的碎碎念 也不觉得引人入胜 遑论“迷死人”
有点意思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文化中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并处在香港这一西方文化的前沿,作者在那里执教多年,对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有很多自己的理解,书里就是作者对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独立思考,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确实很有趣。
有些史料功能
D。杂记文史,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绝佳读者,可惜每篇都太过短小,如同随记,内中有陶渊明,欧阳修,文徵明,以及许多民国文史趣闻,是高明的桌旁偶谈。
虽然说是札记随笔,可写的也有点太简陋了,像是报刊专栏集结成册的,这种书出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说是“迷死人”的故事,但我看故事大多都很一般,关于陶渊明的几个倒是还可以。。20201125第三十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