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改变中国的封面

改变中国

史景迁

出版时间

2014-02-28

ISBN

9787549551552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这本书写的是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在162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三百多年来,这些人贡献优异技能,供中国人驱策。初则引入天体运行理论,终则让中国人见识到空战战术与原子科学的神乎其技。

史景迁从上百位在华工作的洋顾问中挑了十六位代表人物。这十六人各有所长——有天文学家、军人、医生、行政管理专才、翻译家、工程师,还有一位职业革命家。他们的生涯虽横跨三个世纪,但是所积淀的生命历程却有着惊人的延续。他们经历了类似的亢奋和危险,怀抱类似的情怀,承受类似的挫折,在行为中映射出他们的时代,也突显了中国固有的基本价值观。

史景迁书中描写的这十六位西方顾问,他们不只是贪图金钱上的报酬,而与中国有很深的情感纠葛,并带有自己的价值观,但他们没能认清中国人是以契约的观点来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以雇主的身份保持终止双方协议的权利。这些西方顾问都把一生的精华贡献给了中国,但他们个性中的负面特质,也惹得中国人在不同阶段抗拒西方人。今天的中国似乎已经足够强大,如果中西双方都对自己有了新的了解,至少还有机会不让由来已久的误认再度发生。

目录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致谢
绪言
第一章 挟西方历法,入明清宫廷
第二章 治形体之病,救异教之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钱钟书先生诚不欺我,整本书看下来史景迁的确是个“失败的小说家”,文笔在史学作者领域可以说首屈一指,但是并没有什么高见,通篇的观点无外乎—“外国人希望用自己的本领改变中国,奈何中国人保守,狡猾,利用完外国人就抛弃掉”(除去白求恩);每个人物也只是用优秀的文笔改写了的“百度百科”。买本书是好奇鲍罗廷,毕竟国内关于这位人物的记载多在浩如烟海的党史中,了解起来不方便,史景迁写他的时候还算持平,不太失望,剩下的也只有白求恩写的很不错,其余的乏善可陈,尤其是史迪威和魏德迈那篇,写的很乱,详略不得当,与其看这个不如配合《中国1945》和《联合政府和一党训政》
他们想要改变中国,最后却被中国改变并抛弃了。角度很不错,但不深入。写得最好的是鲍罗廷和白求恩。首次发觉白求恩的散文真心棒!
这本书的主题非常明确而紧凑(是个好主题),依然是故事型论述,却有了更多的“历史质感”。
纵然受各种动机的驱使,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仍有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只是最终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溃塌。白求恩是书中主要人物里唯一一个死在中国的,也是比较之下动机最单纯的。在宗教、政治甚至是人道主义的背景下,个人功绩横在利己和利他之间,让两者的定义都模糊不堪。书的内容固然不够精细,但抛砖引玉、发人深省的价值依然很高。毕竟生命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才得以繁衍延续的,沟通已是难能可贵。
史景迁先生的这本书,梳理了从明末到共和国的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来到中国,并且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西方顾问们的故事,将严谨的史料考证,隐藏在富于文学性的流畅文字背后,通过人物小传的形式,讲述西方近代以来对中国的影响,大历史与个人生命史完美结合,值得一读。
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里,一些西方人满怀各种目的来到中国,试图影响、改变这个老大帝国的航向。中国,也通过这些人逐渐了解西方,调整自我。然而,几千年自我为中心的传统,在外部影响下,从猎奇到利用,从接受到反弹,从依赖到排斥。
长久以来对美帝的误解实在不小
三百多页可是写尽了20人的一生啊
我们或许喜欢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却不喜欢教师爷一般的说教。顾问很好,但也只是顾得上问问你,不能忘记了主仆的身份。纵然东方有很多需要向西方学习的技术,但是我们的文化骄傲和自信是难以被改变的。所以啊,这个世界如果有东方文明的现代化会是什么样子呢。好奇。
史书、传记、小说….我看史实,不看“洞见”。作者勾勒出历史,读者自行评说。在北京语言大学考雅思的时候,石油共生大院的咖啡馆里吃饭,偶遇此书,时值史景迁去世不久。纪念兢兢业业的知识人。他们让我们得以管窥人类过去的生活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