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四分之三的沉默的封面

四分之三的沉默

傅小平

出版时间

2016-08-01

ISBN

978754958092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四分之三的沉默》是汉语中我读过的最丰富、最精彩的访谈集。

——哈金

小平是文坛上一双敏锐而又诚实的眼睛,他的视角、洞察力,都堪称一流。深入地探究与悟想,远视与近观,温良而执着,是与作家们交谈时的最好对手和可信友伴。他注重大的方向,不放过微小细部,能够于胸中放置稳定的思想文化坐标。强烈的文学心和责任感,则是他的另一品质,也正因此,他走向了思与诗的核心地带。    ——张炜

这是一本由诚实的提问引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不仅是采访记录,也是一簇簇思想碰撞的火花。诚如资中筠先生所说,她的一些话语,是由于采访者的“推动”才说出来的。只有精彩的提问,才能唤出精彩的回答。提问的精彩,来自敏锐的审美感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及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相信不仅现在的读者,将来的读者也会从中得到许多阅读的快乐和有益的启示。

——高尔泰

傅小平的文学对话,本身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迫使作者摊开思想地图,辅助读者裁定作家是否能自圆其说,最终验证于作品的质地。这部对话集,宏观处从中国时空透视全球化语境,微观处用显微镜观察细节的水滴。听傅小平与作家们谈话,我们会不知不觉参与其中,颔首,微笑,摇头,皱眉,掩卷之后,才突然发现,我们都是揭秘的共谋者,和傅小平一样,在窥探作家内心堂奥的同时,加倍享受了杰作的创造之美。

——杨炼

正如杨炼所说:“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例如英美文坛上大放异彩的华人作家哈金,刚获诺贝尔奖的莫言,先锋派小说家苏童、毕飞宇,美学大师高尔泰,朦胧派诗人杨炼、欧阳江河……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

作者以他自己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不拘一格的,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目录
辑一
哈 金我哪有吴承恩那种才华
莫 言 在生活中,有时我是一个旁观者
贾平凹 信不信,我没读过《百年孤独》
张贤亮我从来不走套路 李 锐 历史,万劫不复的此岸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回应司格拉底:很仔细地查考了司格拉底评论中所提到的这个“错误”,查核了《拉贝日记》《南京安魂曲》与《四分之三的沉默》,短评中有几个地方说法不够严谨,也会给还没有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有一定的误导,所以希望以一个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身份稍作澄清。1.傅小平问的是,“南京冬日阴霾天明显比晴天受到欢迎”是哈金由史料而来还是纯粹源于想象,他嗅到了这句话的不同寻常,无须为这句话具体出自哪里负责,哈金自己也没有提及出处。“一上来就错”说法站不住脚。2.单凭这一句在不同文本中可能呈现不同样子的话,就判断哈金的“东北本色”写不出这样的句子,这个也很难说得过去。3.一个好的提问者会让作家发现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东西,当事人自己的回忆录和日记只是单向度的内容而已,并不像本书这样富有交互性、多元的角度和多向度的声音。
拖拖拉拉几个月,终于读完了。有的地方困惑,有的地方理解。
很好的一部作品,初读不求甚解,再读一遍发现信息量很大,看来打铁还要自身硬
问题有针对性,且做到尖锐有力,作家的回答常常反映出其个性特点,有意思。
既然只是访谈,就不要拔高到“对话”的层次,弱化访谈者的存在读起来会更舒服。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访谈,太表面。跟采访和被访谈者两者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本算是出彩的吧,还是有很多真知灼见的。而且有那种文化人该有的见识和度量
让万圣书店的店员推荐一本中国版的巴黎评论,推了两本,选了其中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对面咖啡店里坐着翻了一会,觉得尚可,就是提问人的问题偏长,每个问题喜欢先阐述一番,可能是想显出作者事先对受访人下了不少功夫。
再标一下,相比这本,巴黎评论算个啥,不想看憨批提问
作者实在太装了,字里行间透露的装简直令人作呕。并且有很强的偏见,总是有怀疑论阴谋论的说话态度令人很不舒服。作者没有一个平和宽容的心态去和作家们交流,很令人反感。好在采访的作家还都是比较能说实话的,能带来一些常识,作家对于自己思想也有一定的表述。如果看过作家们的作品,倒可以看看这本书里作家们对于自己思想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