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封面

道术将为天下裂

张循

出版时间

2017-07-14

ISBN

9787549599134

评分

★★★★★
书籍介绍

从政治或思想角度分别对“汉宋之争”进行的研究已经不少,本书则将此二角度结合起来考察,并提出新的解释。有别于前贤较多注意高层的统治者,本书将眼光向下看——“汉宋之争”不仅是少数专业“学人”探讨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大量一般“读书人”广泛参与的热门话题。“读书人”往往因为对科举之学抱有不同态度而沾上汉宋的意气之见,正是他们的不断卷入使得汉宋的争辩成为弥漫一世的风气。少数专业学人的“汉宋之争”则属于思想史的问题——当儒学发展至清代“汉学”的阶段,考据的兴趣被激起而难以扭转,与义理、德行等层面之间愈发离异乃至分道扬镳,由此呈现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局面。然与此同时,作为整体的“儒学”的理念依旧强固,又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真正出现。既难以抑止考据的兴趣,又必须限制这种兴趣的发展以防止它同义理、德行等层面脱节,清代汉学(家)始终处在这种内在的紧张之中。此即“汉宋之争”在思想史上的含义。可以说,“汉宋之争”是儒学在清代的新发展给自身带来的新问题。

张循(1978— ),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2015—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人。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西部项目课题各一项。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目录
【目录】
道术将为天下裂——清中叶“汉宋之争”的一个思想史研究
一、引言/2
二、不读汉宋书,也争汉宋学:清代汉宋之争“风气”的形成/20
(一)科举之业与汉宋之争/2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太好。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梳理学术史自不必说,我觉得全书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地方。一则讲清代的汉宋之争,这是最核心的论题,但不同于以往的论述,作者将清代的汉宋之争内化成只属于汉学(清学)内部的两层意蕴之争,“穷经与进德,考据与义理”,有意的消解传统的清代宋学观念,而将传统的说法解释为“义理和理学”结论不好说对不对,至少是一个新视角,其实它的大背景说到底也还算是钱穆余英时那一脉得所谓学术内在演化说法,所谓汉学内部的争端,也就是清学(自行演化)的正常演化的过程。第二点,在文中彰显不多,但其实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晚清的学术转型,倘若没有西学激荡,是否如作者所说的因汉学内部已经产生的分裂,通人不存只有专家,由此而进一步的学科分裂乃至现代学术的建立,然而,稍有常识的人..
二王遗书且作枕,梦里又回乾嘉时。
作者最擅长的是分类与分层,拆分梳理的工作做得干净利落,就是论据少了些,不大坚实。第二章说不是汉学或宋学风气影响有关图书销量,而是总体上讲“教辅书”好卖,“课外书”不好卖,“学术书”很难卖(这倒是今日依旧)。本书也显现了思想学术史研究向社会史与心灵史转向的趋势。
很重要的书,第五章作附录更合适,章尾注反人类。 以思想的社会史解读社会的思想史,@艾尔曼 本书是张老师博论笔削后的成果,与原本博论大概有不少区别,第三和第四章特别关键,基本实现了对有清一代学人“汉宋之争”的思想史再定位,毕竟授业于朱维铮门下,还是相当扎实的,朱先生之严格可于后记见其一斑。 读尾注体例的书,看到某处作一引,虽文中未提及学者或论著,但读者却不妨推测其所引者谁,某某处似引钱穆/余英时/葛兆光/罗志田/艾尔曼/王汎森,再翻注释,果然,突然会有一种怪异的得意感,不知来由。 近代西学系统的引入对传统学术(罗志田写过“国学”)的内在发展影响很大,桑兵、罗志田都围绕这一点做过讨论,本书只是将这个问题留作引子,大概还有可挖的空间。 本书标题取自《庄子·天下篇》,我也很喜欢这句先知预言式的表述。
汉宋之争的再剖析,思想史+社会文化史。好看好看,第二章真是有趣,联系现在颇有点“古今同一”之感,那些大谈史料、史观分野的,也多是不读史料也不通理论的家伙。后面三、四章条分缕析汉宋之争,虽然单薄了一些,但还是很清晰明朗,学人vs儒者,穷经vs进德,考据vs义理。第五章放了个个案,挺有意思,陈兰甫原来也经常深夜emo。附录那篇不太感兴趣,草草翻了翻。代际/地域/目的/方法/功底/心思,一笔烂账要好好收拾。
所谓“汉学”与所谓“宋学”其实是清学内部的紧张。后人谈汉言宋,分说汉宋之争,必须先考虑所谓“汉宋之争”是否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实。这必然要回到清人的视角,明白学者与普通读书人如何认知汉学与宋学。体察时人的认知,到最后会发现汉宋分歧实在“道术为天下所裂”:汉学始终是儒学的一个分支,为知识而不为经世,必然要旁生义理与德性的枝节为其张目。最有趣的是有不少汉学家以史书鉴成败而为经济、儒术存道统而为学术——实际上,能存真即为良史,能致用几若天方夜谭。
旧题而能出新意,殊不易易。
擦,越说越烦,不佳。(pdf不全,文件舛错挺多,,)
清人的“汉学”和“宋学”完全不是“汉儒之学”与“宋儒之学”的本来面目,而是清学自身的两种展开方式。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者,亦是清学已经不可能恢复汉儒和宋儒学问的整全样态,而只能拾得一二碎片作为汉学宋学而已。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