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余秋雨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07-31
ISBN
9787550216600
评分
★★★★★
标签
思想
目录
第一部分闪问
北大的闪问
巨人的性格和脾气
可疑的“精神价值”
“枯燥文本”和“戏谑文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周六上午,与父母一同行走姑苏古城墙步道,至齐门东一里,近护城河拐角处,尚留几段古城墙土胚,忽得唤起了父亲儿时的记忆,这是他叔叔的故居附近,我们遂爬上这段土胚,面对着已经被围栏围起的荒芜,他跟我简单描述了四十余年前的地貌,母亲也回忆起儿时在附近的一些经历,阳光很好。这两天读余先生的此书,在古城行走时,便多了几分感触,先生在书中,对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我在想,集体的记忆,应该也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周末两天都在古城中行走,路过藕园、桃花坞、报恩寺塔以及各个城门,这些都能唤起我们和同辈、父辈甚至是祖辈的集体记忆,一个城市如是,一个民族亦如是,这本书名《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余先生用一个学者的视野,挑选了一些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书中精彩之处甚多,让人激赏!
北大学生关心民生多艰,台湾学生到底是好奇还是偏见?一趟粗略但精彩的中华文化漫游,字里行间还是精英的傲气
一学年的四十七堂课,从文本阅读能想见讲授者与堂下学生热烈的讨论。沿着中华文化的脉络顺流而下,对千年文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除了讲授者的侃侃而谈,学生们的各抒己见、思维碰撞也很有意思。序文中提到凤凰卫视有全程录制,希望能找来见识一下十多年前课堂上的风采。当然,授课者在某些角落有先入为主、夹带私货之嫌,但瑕不掩瑜,更多的地方是发人深省、击节叫好的。
科普科普
“他们的政治只有四个字:“毁人不倦”。这些年,他们中有些文人开始扮演“异议分子”,其实是反对改革开放。“文革”时他们伪称代表“革命群众”,现在他们伪称代表“弱势群体”,性质都一样:攻击一切社会精英,包括文化创造者。”
非常流畅的阅读体验,几乎是一气呵成般地读完。授课者对中国文化脉络信手拈来,高屋建瓴,而又视野开阔;听课者作为北大学生,作为智慧杰出而又朝气蓬勃的优秀青年人,亦贡献了很多思想的火花。回看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史三千年,即便是浮光掠影地一览而过,也会感受到不曾中断的千年文脉所具有的光辉和力量。当下的简体中文世界犹如冰面行走,也处在一个长时段的低谷期中,回溯历史上诸多领域的先辈大家,一面仰慕,一面又感受到以己之身为传承的荣幸。
挺一般的,期待看学生的辩论,但本书却是各自阐述观点,没有很好的整合。当一个普及常识的小书消遣时间了。
不错的思路讲解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对于有些想法和讨论不置可否
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很向往北大,在哪里会遇见一群怎样的人呢?会跟现在不一样吗?承认自己的同学都很优秀,但远不及书里的人厉害。
“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诬陷是人生的清洁剂”,人生导师余老师。看到颜大人的部分还是很好哭,小时候欣赏不了颜字,大部分书法老师都主张写字先学颜,终于能get到颜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