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的封面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

胡金铨 述,[日] 山田宏一,[日] 宇田川幸洋

出版时间

2015-10-01

ISBN

978755025253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胡金铨导演生前的唯一口述自传,由日本电影学者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与他展开的多次对话整理而成。全书采访形式借鉴了《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沿胡金铨漂泊四海的传奇人生与创作生涯,详解其导演观念与手法,深入追问他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见解、对社会万象的诸多思考,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完整的文人导演全貌,是一本走入胡金铨武侠电影世界的必备读物。 山田宏一,日本电影评论家、翻译家,东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科毕业。20世纪60年代旅居巴黎期间,成为当时掀起法国电影新浪潮波澜的《电影手册》重要执笔者之一。著有《日本电影日志》、《特吕弗电影人生》、《特吕弗的最后访谈》(与莲实重彦合著)等,译著有《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与莲实重彦合译)等。其著作多次获得《电影旬报》日本年度十大电影书第一位。 宇田川幸洋,日本电影评论家。对西部片与动作片素有研究,在对香港电影的认识方面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专家。著有电影评论集《无限地带—从邓波尔到少林寺》,译著有《李小龙传奇》。 译者:厉河,日本法政大学文学学士、纽约大学电影研究硕士,从事出版、翻译及编剧工作。电影编剧作品有《玻璃少女》《恋之风景》《情谜》;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剧作品有《另一种声音》《没有墙的世界之视界良好》;电影字幕中文翻译作品(香港发行)有《五个相扑的少年》《七武士》《乱云》等日本名片九十多部。 马宋芝,香港出生,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学历史系硕士,业余翻译工作者。译著有《世界大趋势》(合译)、《香港大视野》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1932—1948
第二章 1949—1957
第三章 1958—1965
第四章 1966—196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胡金铨把北京形容为流沙,但他所立身的土地,与北京(中国)保持了亲密但又遥远的神奇距离。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些保留中华元素的区域,合力组成了前所未有的东方影像。而在过往,人们强调最多的是技术与技巧。胡作品最华彩的阶段,正好是大陆腥风血雨牛鬼蛇神的时期。这些古装武侠动作电影,像矗立在大海中的门徒石,供后人凭吊和想象。
感觉把早期那批内地去香港的电影人的人生经历拍出来,将不仅仅是电影史,还是港台与内地关系的发展史,真正的是“山河故人”。
边补片边翻书,感觉这些日子都活在了胡的影像世界里,不能更爽了。
津津有味,问的好,答的详。两个细节,《龙门客栈》里两个圆圈,是防狼的。《山中传奇》开篇绝美的逆光拍摄。
太好看了,有多好看,一晚上读完并强忍着困意写完了书评。
酣畅淋漓的一本好书。华语电影的一代宗师当之无愧。
出身名门的胡金铨。交游甚广的胡金铨。才华横溢的胡金铨。武侠大宗师--胡金铨。
因为是唯一的访谈…… 他不该被人遗忘
太好看了,但还是不够,几部代表作如果放开了细细问,都能各自单独成册吧。胡金铨语言表达很好,提问者也很会问,看后记才知道,提问者之一虽是日本人,却为电影手册撰过文,与特吕弗是至交。从胡金铨回答来看,他是幽默风趣,博闻强识之人,附录的徐枫访谈透露出他极其严苛的一面。
感慨万千!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