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作为探究的艺术的封面

作为探究的艺术

[荷]马尔哈·毕吉特

出版时间

2022-01-29

ISBN

978755032733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技术与环境中的艺术的另一种艺术史方法。本书着重寻找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探索艺术家的不同角色,它们从跨学科生产与合作的新模式出发,讨论公共空间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发展。此外,马尔哈·毕吉特认为,讨论这些艺术作品的探究性质需要一种关涉“ 领域”的表述,需要将艺术视为语境下的一系列关系。她认为,这场“运动”可能最终为视觉艺术的新范式埋下了种子。本书以详实的材料与直观描述呈现的艺术家包括:杰克·伯纳姆、“艺术与技术项目”、克莱斯·劳森伯格、汉斯·哈克、罗伯特·史密森、詹姆斯·特瑞尔、罗伯特·欧文、艾伦·桑菲斯特、哈里森夫妇、白南准、比尔·维奥拉、保罗·瑞安,以及瓦苏尔卡夫妇等。

☆☆☆☆☆

真实的感知让人们暂时遗忘艺术的边界。——杨福东(《作为探究的艺术》随感)

除了描述和分析作品外,本书还讨论了艺术家的思想及其(有时是脆弱的)科学基础。很高兴(它)让我们看到一些早期的艺术—技术合作给科学带来的具体好处。

——Alan Dorin(艾伦·多林,莫纳什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系教授)

☆☆☆☆☆☆

“边界计划”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2020年启动的研创计划,它深信艺术不仅能够,也必须在突破与划定边界之间不断追问和演绎。其研究出版的首个方向围绕雕塑与公共艺术,传递与艺术作为一个“形象”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关联的普遍性问题。“边界计划”提倡一种“阅读”的过程,并与来者共筑一个无界却有形的生态。

目录
致“边界”
边界计划 · 雕塑与公共艺术
中文版序
致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纸好图少,材料发挥似未充分
一些关键概念的翻译有点怪,比如object翻译成“物件”,有些英文名也没有遵循常规翻译,比如利帕德翻译成立帕德,范式转换翻译成转变范式,虽然都明白什么意思,但是搞不懂译者(抑或出版社责编?)为什么非要“独出心裁”,还有很多首次出现的英文名和专业概念也没有标注英文。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也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作者对于各种案例的分析缺少更为系统和清晰的框架,尽管本书一开篇就聊到了系统论。文中的案例叙述干瘪,各种引述材料有堆砌之嫌,尤其是最后的结语部分。整本书给人冗长却无法深入之感,某种程度上译文(也许是原文?)的学院式行文也让阅读体验不佳。 也许目前科技艺术本身尚缺乏成熟的分析模式,但这本书显然远逊于这系列另外两本书的学术成就。
1.对新材料、新媒介的利用 2.对新观念、新主题的表达 3.艺术代科技(的梦)
工作关系读了一下,艺术家名单偏颇,生态艺术章节极为陈旧,可怜的两个女性艺术家仅在夫妻档艺术家组合中出现。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中,物的因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质料,而是构成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大地。 大地特征使物脱离了对象意义上的物体,成为庇护以及遮蔽意义上的承载者,并给予身体以知觉的空间性,并因此建立起整个身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