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学家的技艺的封面

历史学家的技艺

[法]马克·布洛赫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552027716

评分

★★★★★
书籍介绍

“武士弄墨,尚可附庸风雅,学者扛枪,只能归咎于命运的残酷。1944年6月16日,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因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在里昂市郊被枪杀,噩耗传出,西方历史学界为之震惊。

布洛赫并非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而屈指可数的几部专著,如《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等,都堪称别开生面的扛鼎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便沦入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此书的写作。在此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这是一部愤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一生史学思想的总结,可惜,书未杀青,作者却赍志而殁了。战后,布洛赫的好友费弗尔将残存的遗稿整理成书,这部遗作方流传于世。该书译成汉语仅10万余言,其中颇多精义,为后代年鉴学派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为此,有人将它称为“年鉴派历史学的宣言书”。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所呈献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话虽出于自谦,可也使人感到亲切,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犹太裔史学大师。主要著作包括《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历史学家的技艺》等。1943年布洛赫在法国里昂参加抵抗运动,1944年6月被德国法西斯杀害。

目录
译者的话
为历史学辩护
由古知今、由今知古
“有意”的史料与“无意”的史料
评判还是理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之前的三个版本都读过,买这本就是冲着男神马克·布洛赫和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新版封面好漂亮,这才符合布洛赫著作的分量!红色再深点就好了。)
百读不厌的经典。因为喜欢这本书,看到新版精装,封面雅致,又买了这一版。没想到内页用轻质纸,字体小而印刷模糊(因为轻质纸表明粗糙),完全没有精装书的格调。如此设计,真是内容与形式背离的典型。
短小有高度
法国年鉴派的宣言书,布洛赫主张历史的研究主体是人,这是一切研究的起点和归宿。 历史考察的特征,不全是间接考察,历史学家能够直观到历史,但历史学考察必然受史料的限制,史料的扩充,视角的转变,也是布洛赫所关注的——证据,历史证据的丰富性,对历史学家的要求,合作性史学,资料的保存。 考据起源于怀疑,成就于求证,是为考证,而辨伪证误,考据学的对象也是人。考据方法的逻辑,考据本身就是辩证的,比较是考据的基础,比较并不直接说明问题,它仅仅揭示异同。 对于历史分析,根本在理解,而不是评判,布洛赫以一种近乎本真的态度,从人类功能的多样性到人类良心的一致性去分析历史,触摸历史术语。 ——历史作为生命,历史作为事业,历史作为使命,年鉴派的史学,作为理解史学,作为人的史学。
布洛赫这本小册子翻来覆去讲的东西很适合历史系大一新生看。
勉勉强强读完了,尽管有不少收获,但暂时还不能消化所有的内容。以后再多读几遍
本书又名《为历史学辩护》,在社会科学大浪潮的20世纪初可谓是对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坚决维护捍卫,薄薄的小册除了频繁出现的金句外,更是清晰阐述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何为历史学之意义,历史学相比其他社会科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历史学是评判还是去理解,历史学的古与今、因与果。 由于是吕西安·费弗尔整理作者在战场的手稿,所以全书看起来似乎是不完整的,更像是面对儿子提出“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问题时的一封耐心回信。但年鉴学派整体史、长时段、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和“倒溯法”等理论已经呼之欲出。阅读本书,既能驱赶历史虚无主义的鬼魂,又能将其置于年鉴学派整体发展脉络中,很清楚地看到年鉴学派对实证主义考据学的继承、对20世纪人种学、地理学和语言学等新兴学科的养分的吸取。
超时代的见解
可惜未书毕,且作残缺美
写得非常通俗易懂的史学研究说明书,任何想要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都应该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