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业的封面

[意]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时间

2021-11-01

ISBN

9787552037012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

★如何将主体从意愿和行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让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挣脱出来?

★“神圣人”系列之外,意大利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吉奥乔·阿甘本至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运用哲学、历史语法学和法学这三套理论工具,阿甘本悉心处理了其分析理路中“行动”、“过错”和“姿势”这三大范畴。

★阿甘本在书中探索了道德性与守法性之间的构成性关联,并对西方的道德和法律结构发起了批判。

★本书不仅统合了阿甘本思想的各个重要主题,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理论视野朝着东方哲学(佛教哲学)的全新转向。

- 内容简介 -

全书分四章。

在第一章“案件与过错”中,阿甘本从历史语文学分析出发,揭示了这两个词模糊的词源,以及它们在概念层面的亲缘关系。他指出,这两个概念是法律建筑的前提,但构成法律领域的,是“罪”这一概念。由此,他过渡到卡尔·施密特的相关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法学中“制裁”这一概念。

在第二章“crimen与karman”中,阿甘本考察了常与“案件”、“过错”联系在一起的拉丁语crimen和梵语karman的关系。后者即“业”,在佛教中指的是行动背后的意愿。他认为,“karman指的就是crimen,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以归责并产生后果的行动”。承认这一点,便可引向意愿概念的诞生。

在第三章“意愿的困局”中,阿甘本阐述了古代世界经由亚里士多德到基督教世界的转变史,这也是意愿概念的诞生史。他指出,与佛教立场类似,柏拉图想要在“是”和“思索”之中寻找人的善,亚里士多德的答案则是“成为”和“行动”。这组对立概念是本章的论述重点。

意愿是将行动固定在主体上的哲学装置,使主体为其行为担责,也就变成了可归责的、可制裁的。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必要“超越行动”——这正是第四章的标题。在最后一章中,阿甘本思考了“善”与“行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意义。他指出,实现善的必要性正是亚里士多德的遗产。

全书的落脚点是对姿势的分析。除了佛教学说,阿甘本关于姿势的理论探索还指向了瓦尔特·本雅明的《暴力批判》。他对该文本的兴趣在于,如何将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而这也是他在作为本书前言的《姿势的本体论与政治学》一文中重点加以考量的。

在前言中,阿甘本总结道:“我试图在书中说明,行动、原因和过错的概念之间存在构成性的关系。我提出的假设是,这三个概念共同构成了将人的行为嵌入法律的领域并让其变得‘有过错’的装置(dispositivo)。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归责给某个主体。人的行为是crimen。这个拉丁语单词可能和梵语中的karma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业’——有亲缘关系,其原始含义指的是主体的行动与其后果之间无法摆脱的联结。我们早已习惯于这样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即人必须回应自己的行动。这似乎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然而,切不可忘记,20世纪至为伟大的神学家弗朗茨·卡夫卡的全部写作,无非是固执、近乎偏执地追问这唯一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过错?’究竟是为什么,人类的心灵会这样设想,认为他的种种‘行动’应该归责于他并让他有过错?”

目录
总 序丨重拾拜德雅之学
中译说明
前 言丨姿势的本体论与政治学
业:简论行动、过错和姿势
第一章 案件与过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凝滞、非行动、非时间的例外世界
把「是」和「行动」割裂开来,这一点很有启发,词源和思想史梳理也很有意思。至于「姿势」什么的,则不甚了了。借机把《罗马书》重新读了一遍。
梵我是一名舞者,其行动仅仅是姿势。实践——人类的生活——并非审判(actio),而是戏剧意义上的一场“谜”(mysterion),演出的是姿势和言语。
翻译极为晓畅,这本在阿甘本的书里头也算是十分简单易懂的一本(再次感谢翻译对我通读全书而言带来的不小帮助🙏)。“因此,‘不作为’既不是种种行动之外的另一种行动,也不是超越一切作品的另一样作品。它是空间:流逝,亦是无时间的;占据位置,亦在疆域之外。把人类行动与目的和手段、归责和过错、善行与劣行联结起来的是一件装置,只有当这件装置不再发挥作用,不作为的空间才会敞开。这就是纯粹手段的政治。”
自由在于智性品性,而非经验品性。每个人的所为必然是外在由动机决定、在内在由他的品性决定…..在他的所是中,我们发现自由。他本可以成为不同的某种人,他的过错或功劳都系于他所是为何…..康德说,我们避免了把必然和所是以及自由与所为联系起来的根本错误,并意识到要将两组术语对应起来才是正确的。叔本华(道德的基础)
早在半个世纪前阿伦特对政治行动政治空间的没落绝望之后,整个哲学届似乎都在想象另一种未来政治伦理学“行动”的可能。而阿甘本则从东方的概念“业”入手试图调和数千年来西哲关于“意愿、行动与目的”三者概念的内在矛盾。业即有行为而无主体的存在,天然的无归责也无目的,为纯粹之行动,而能挣脱业的则为“姿势”(作者语)其实就是佛家讲的“如如不动”,一切想象中的谬误错觉都被悬停进而涅槃。超脱死生时空,是空非空不动之动的中观。作者用了大篇幅来讲西哲从古希腊到神学到康德再到近代关于行为与意愿每一辈哲学家所碰触到的“行动与目的”的难题,其实就是承认了这一概念上西哲的失败,进而将智识引向东方的路径。作者似乎暗示未来伦理学的可能方向就在执迷于行动转向对静笃的研究。任何非般若的行为必引发业火,这在当下欧洲战火中尤为明显呐
“当一名婆蹉族出家人询问释迦牟尼梵我是否存在时,释迦牟尼沉默不语。在承认梵我之持存的永恒论者和持相反立场的虚无论者之间,他用沉默给出了“中道”的答案,即在出生的轮回中承受其行动结果的人,相对于前世中完成这些行动的人来说,既非同一位,亦非另一位。必须反思这种特殊的本体论状态。例如涅槃:诸蕴灭尽后,就不再有痛苦。涅槃并非诸蕴的世界消散后的另一世界,或一切寂灭后的另一事物。但它也不是空。它是出现在一切出生之物中的非生,一切实行中的“非行”,它所在的这一刻——这是一“刻”,即便是永恒的一刻——一切想象和由无知产生的谬误都被悬置、停用。”(超越行动,171)
我觉得阿老师实属把海老师那套遣词造词的功夫玩明白了,但是俺觉得姿势咋和现在语境下的摆烂有点像呢
看不懂啊啊啊啊😭全书提到的最熟悉的作品竟然是耶林的🙄️通篇读完感觉自己以前好似看了一个假的柏拉图😂
非常有趣,这次阿甘本的“失效哲学”精确地砍向了现代伦理学的根基,即行动和罪责之间的因果联系。阿甘本标志般的词源学研究探究了将意愿和罪责连接起来的装置由来:古代不存在意愿的概念,只存在单纯的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意在行动之外寻找伦理与政治的位置;而基督教神学则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繁杂的意愿理论,用于弥补能力和行为之间的鸿沟。通过两种范式的转换,阿甘本揭示了目的装置的意义和功能在于为人类行动创造出可以归责的主体,显示了伦理和主体性的虚构本质,从而呼应了“来临中的共同体”中那种作为纯粹手段的政治。关于佛教的内容不多,有点小失望。另,读到一半的时候突然理解了《圣斗士星矢》中沙加对一辉所说的教皇在他眼中是正义的说辞:教皇是否行不义与教皇本身是否正义无关——原来沙加才是古希腊哲学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