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夏文物》是首次对存世西夏遗址、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的一项重大学术性工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学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会同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以及中国大陆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所科研、教学和文博单位经过6年努力共同完成。该丛书由史金波先生担任主编。它的出版首次建立了完整的西夏文物资源体系,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学术成果,是西夏学研究的里程碑,将会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深远的社会意义。
西夏(公元1038至1227年)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北部地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然而,至13世纪20年代西夏亡国后,占据历史重要地位的西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濒临灭绝。由于西夏王朝历史未纳入“正史”,导致历史资料奇缺,以致被称为“神秘的西夏王朝”。随着近百年来西夏文献文物不断出土,促进了西夏学的产生和发展,给揭示西夏文化之谜带来重大转机,使西夏学成为国际显学之一。
西夏遗存主要包括文献和文物两方面。西夏文献整理成果近些年已陆续刊布。现存的西夏文物是西夏研究的重要内容,含遗址和文物两部分。其中遗址虽然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地区,但多年来缺乏保护性研究整理,大多遗址基础资料较为罕见。文物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分藏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庋藏密库,极少公布。这样不仅难以满足学界和社会了解西夏文化的需求,而且也相应地制约了西夏学术的深入研究。《西夏文物》从基础调查入手,严格甄别,复查数据,科学分类,全面收录了西夏遗址和中国大陆馆藏西夏文物,为西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有力的资源支撑作用。
《西夏文物》出版特点:
1.首次创立西夏文物资源平台。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西夏文物全面结集出版,其范围之广、资料之新、内容之丰是研究宋辽金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第一手重要资料。涵盖了全国范围内西夏时期遗址、文物,同时包括西夏王朝建立前有关党项族的遗址、文物以及西夏灭亡后西夏后裔的遗址、文物。全书设编、卷、类三级主体分类结构对此次调查整理的西夏文物进行分类,编下设卷,卷下设类。共分内蒙古编、甘肃编、宁夏编、石窟编和综合编5编,共10卷29类,首次创立西夏文物分类体系。
2.首次公布西夏文物数量巨大。西夏文物历来被认为举世奇稀,各地虽偶有发现,也仅限记载,极少刊布。本次成果集国家之力,在全国重新普查的基础上,获得重大成效,甘肃、内蒙古收录西夏各类遗址207处,各类文物778件;宁夏收录西夏各类遗址428处,各类文物1608件(较多重复性文物择录)。收录遗址、文物多属首次公布,其公布量为西夏学诞生以来之最。
3.首次集全国学术力量,成果填补了研究领域空白。《西夏文物》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学术工程,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总主编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史金波担任,参与编纂的西夏学、考古学专家近百人,涉及北京、宁夏、甘肃、内蒙古、天津、河北、上海、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重庆、云南、四川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家单位,是西夏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整理工程,其成果填补了学术研究领域和资源出版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