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金蔷薇的封面

金蔷薇

[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出版时间

2019-12-01

ISBN

978755351649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独到的审美眼光,细细观察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以灵动的散文语言,融会小说似的铺叙,编织出一篇篇文笔优雅的美文。 本书绝不只是一部凝结作家毕生创作心得、探讨文学创作奥妙的创作论,更从生活和艺术的本源出发,以巧妙的构思、隽永的语言、精巧的文体,教会大众读者认识到人文、艺术,以至自然界的美到底为何物,又到底该如何感受和欣赏这些美。 作者以温暖、准确、唯美的文字,展示给我们这个世界的多彩、广阔与丰富,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作者: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苏联作家,1892年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铁路统计员。少年时因父亲职业的关系,得以坐火车到过华沙、高加索、奥德萨、莫斯科和布良斯克省的大森林等许多地方,这种经历使他终生热爱旅行,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自中学时代起格外爱好文学,1911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因是家中幼子而免于服兵役。辍学的他钻进小酒馆,见识了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并接触了各种方言。之后,他当过电车司机、售票员、卫生员、铸铁工人、水手、士兵、报社编辑等,同时创作了许多作品。 他于1956年发表的谈论创作的散文集《金蔷薇》广受欢迎,自1950年代末期译介到国内后,启蒙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文艺人的创作热情。此外,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是他对于自己创作历程的思考和总结。另著有《卡拉-布加兹海湾》《科尔希达》《黑海》《浪漫主义者》等。 译者: 戴骢,本名戴际安,江苏苏州人。1933年出生。1949年参加解放军,曾任解放军俄语译员。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和翻译工作,历任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外国文艺》杂志等机构的编辑,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布尔加科夫等诸多俄语文学大师的作品,曾获得俄罗斯政府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目录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读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
译本序
珍贵的尘土
摩崖石刻
几朵木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0年学了一册的俄语,然后考下来物流的证儿就弃学了我,看完又有冲动去感受一下了…哎呀,真的要把学语言贯彻终生,文学,艺术创作真是人生美事
一本谈论如何真诚朴实、纯洁丰富的写作的书,不论是从尘土里淘金再打成花朵的故事,还是云层中的电位差与闪电放电的故事,都说的是灵感、联想、想象、构思从形成到充实的过程,都令我想到太阳,这个巨大的由氢氦氧和气态金属组成,气体和等离子体在一千六包万摄氏度下搅拌、燃烧与爆炸的星球,而由于宇宙缺乏空气这一介质,太阳产生的巨大轰鸣声到了大气层边缘,便会消失,寂静笼罩一切,太阳的声音无法传到地球,也如写作时的巨大灵感无法传达给读者一般,令人遗憾。(真的很想听一听俄语的霞光啊)
什么才是真正的写作用,开篇金蔷薇的故事点明作者所想表达的观点,但故事内容本身令人动容
我们收集细腻真挚、金粉一般珍贵、闪亮的文字,小心翼翼、无必珍视地收集起来,终于将锻成一朵永恒的金蔷薇。
琳琅满目以致事无巨细。很欣赏帕优质的审美能力和对词语的敏锐、认真。作品中强调的人道主义也不落现代性俗套。大概有赖于他的中性风格。此外,作品里对清澈明亮而非深奥复杂内容的喜爱,很符合当代的信息化审美。不过,这并不补色于他对数学的反感、保守主义态度和离题的习惯。
还不错,序写得很好,内容有重复,有啰嗦,需要提炼。再者这是轻型纸,应该用胶版纸的,这应该是值得收藏的。
又是一本严重过誉,名不副实的书……
甜甜的语言,暖暖的人心
这个版本最差
是我文学造诣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