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熊猫骑士的封面

熊猫骑士

钟声礼

出版时间

2024-06-01

ISBN

9787553529790

评分

★★★★★
书籍介绍

今日热搜

#熊猫骑士#

#烧焦的尸体#

#由泥地构成的密室#

#凭空消失的凶手#

★命案起始

圣诞节,市区烂尾楼附近发生了一起密室杀人案——

暴雨夜、一具烧焦的尸体

出入烂尾楼必经的泥地上没有留下任何人的脚印,以及……

被目击到的熊猫骑士?

★间隔多年的两起命案与流言交错,编织成一出荒诞剧

有不少目击者称凶手是惩恶扬善的英雄“熊猫骑士”

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

多年前的悬案——律师被害案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两起案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的英雄,会不会其实是负面情绪的阴影?

——我想熊猫骑士一定是守护城市的英雄!

——熊猫骑士也不一定是什么英雄。似乎有传言说熊猫骑士也做了不少坏事。

——你口中的都市英雄熊猫骑士,根本就不存在!

★当这张面具戴得太久,强行摘下反而会撕扯下一层皮肤。所以,又何必否认面具是自我的一部分呢?

交警、外卖员、酒保、网吧流浪汉、讨债的混混

摘下职业的面具后,他们又会是谁?

互不知情的人们在命中注定的这一夜,接连登上命运之舟……

★本书为仅于一晚上发生的荒诞、烧脑悬疑推理小说

小心,每一处细节皆有可能是伏笔!

找到你心中的真相:是都市的英雄,还是杀人的凶手?

——熊猫骑士,到底是谁?

用户评论
唐完了,不如改名叫奶龙骑士
6.8。一打开就是扑面而来的伊坂味,读下去发现第一感觉确实没错(群像剧,多视角切换时间线交叠连接)。不过相比起伊坂的作品这本多了很多社会性的元素,例如烂尾楼、网络暴力,整个故事行散神不散,通过“熊猫骑士”这个形象串联全文。此外,恰到好处的推理也为作品增添了一些乐趣。但是这本所暴露的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荒诞的黑色幽默感与沉重的社会议题之间的调和很粗糙,全文笼罩在一种怪怪的氛围中令人难以入戏(这一点伊坂做得很好)。另一个是视角的切换过于频繁,前中期那种能吸引注意的串联信号很少,因此读起来很凌乱(后期的枪声等记忆点则解决了此类问题)。最后,结尾的扣题与升华的确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整个故事在没有太多爆点和亮点中悄然结束。总的来说还有很多能提升的地方,希望后续越来越好吧。
多线叙事其实不是问题,主要讲故事的方法不对,能感觉到每一个片段都很想要接近电影一个剪辑片段的效果,但是文字需要留下情节延时的话,要比视觉上难很多,如果是电影,见过一面的角色大多还能对上号,文字需要一定时间去识别;故事方面的话,巧合太多,黑色幽默效果没有出来,个人感觉黑色幽默一切的巧合是以命运和造化操纵为前提,本书写的很草率并且没有突出每个人的身世背景对他们的行为驱动在哪,很多只讲了事情的发生和推动,每条线人物的动机形成大多只归结于书里的“社会派元素”标识的大背景
多谢钟师赠书!3.5,感觉不要抱着什么伏线流逻辑流伊坂流的期待阅读会比较好,感觉整个故事不太对个人胃口,尤其是前期比较煎熬,信息量大,伏笔不少,但可推的东西不多。个人理解的多线叙事的效果应该是1+1+1=10,但本作的多线叙事只能到1+1+1=2or3,就人物塑造处理还没到位就轮转到下一条线,如果前期没法处理好悬念的话,我希望的是同个角色叙事,后面一段剧情会有前一段剧情的前情提要,这样的话就不用往回翻,整体看来人物和情节很难有深刻的记忆点,加上名字也拗口,什么禚戬毓、凌瞳晓之类的,这些名字我真的一秒出戏,让我很难投入到故事中。所谓的黑色幽默感觉既不黑色也不幽默,只是角色讲出的方言梗比较多而已。终局解谜能够挽回不少前期相对比较无聊的观感,其中一个梗的处理有点类似作者自己的《放学后的小巷》。
感觉像是把无头动画第一季的12.5集单拎出来扩成一本小说,后面的用枪桥段也很像无头结局,但是缺少足够的对人物关系的铺垫,只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吧。这么多角色,在这样的篇幅里根本没法表现清楚。而对最重要的熊猫骑士这个设定,开头仅仅是简单展示了一个外表上的形象,后面似乎所有人就都开口闭口就是熊猫骑士,好像熊猫骑士是这个世界里约定俗成的什么常识一样。看到最后似乎也是暗示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确定的熊猫骑士?熊猫装的人只是因为巧合如此,这里流行的黑白色改装车也只是毫无理由的一时风潮?真的觉得读者能这样说服自己吗?故事本身更是乱七八糟,无头那样讲是因为它本身就想展示一个具有某种魔性的街道,而且作为主题和中心的无头骑士本体是很明晰的。本书缺少这样的核心,还学习那种多线写法,失败是可以料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