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的封面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

周重林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21-02-01

ISBN

9787553814605

评分

★★★★★

标签

工学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份品茗时的宁静与惬意?《茶之基本》带你穿越时空,回到陆羽笔下的茶的世界。在那里,每一滴水、每一片叶都蕴含着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一同探索这杯中乾坤,感受古人通过茶传递的深邃哲理,找回内心深处的平静与自然。
作者简介
周重林,中国一位备受尊崇的茶文化专家,尤其在探究云南茶文化方面堪称领军人物。他的著作丰富且具影响力,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茶叶战争》和《普洱熟茶教科书》,这两部作品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研究实力。值得一提的是,周重林的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被选入202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这不仅是对他学术贡献的认可,也是其思想与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的证明。
推荐理由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一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古代茶圣陆羽的旷世之作——《茶经》,不仅揭示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展示了茶艺与生活哲学的紧密联系。通过细致入微的章节解析和历史背景介绍,读者不仅能了解到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更能领略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追求和谐、简朴的生活态度。这本书对于任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尤其是对茶道艺术抱有热情的人,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兴趣的读者
热爱茶艺,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
希望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心灵寻求者
对历史、哲学和艺术有所探索精神的学者或学生。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茶人的修养 ——来自陆羽《茶经》的启示
一之源
原文译注
大茶树过去长满华夏大地
瓜芦是不是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单向空间
茶不只是味道,水,器,桌椅,杯盘,甚至空气都是茶的一部分。茶不只是用来喝的,形式>教义,茶就有了更大的意义,成为文化
好读。对茶感兴趣的入门读物。
对陆羽《茶经》的严谨评注。每一卷的原文译注后增附了数篇作者对该部分相关内容的延伸发散和详实考据,譬如“茶”在方言、官话和民族语言里的发音及溯源,佛教饮食戒律的史考,陆羽事茶安排背后的儒家底色等。语言简明朴实。值得一提的是,周重林老师在论及各地茶道的不同风俗,如日本茶道重赏碗而中国茶道品茶相、内蒙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偏好饮茶时混奶加盐、德昂族和布朗族的腌茶与竹筒酸茶等时,没有任何捧高踩低的偏见,并不将清饮视作饮茶的统一法度,并指出陆羽对混饮的抵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唐朝佛教寺院对五辛的忌讳。“君子事茶修身”的观念不免让我将其与《箭术与禅心》里“学弓以悟禅”的理念相联系,文人之茶道与武士之弓道都共同经历了从文化仪式向表演艺术的转变,在如何重释其理论、重拾其价值方面所遇到的阻遏应有不少相通之处。
译注直白,贴合当下~搭配插图,一目了然~
引经据典,涉及范围极广,依托于茶经撰写作者自己眼中的茶文化,适用于对普罗大众推广茶文化,《茶不如奶吗》一文最佳。
文字层层深入,徐徐展开,可见作者用功之深、爱茶之切不是妄言。“在《茶经》里,陆羽的理想是让陆子茶和伊公羹并肩。一个人在茶里的事功,不会逊于庙堂里的事功,这是陆羽非常重要的判断。”看到这里我非常感动,这就像《孟子》里引颜渊的话: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颜渊的品行当然是可以与舜比肩的,自然当仁不让,没什么好谦虚的。陆羽亦然,可见是真儒家。 补充一句孟子更贴切的话:禹、稷、颜子,异地则皆然。(《孟子·离娄下》)
迅速读完了,然而朝阳图书馆闭馆借不了新书了
受益匪浅
豆瓣的8.3,我怀疑是在忽悠真的以“茶之基本”为了解目的来买书的人。书可以简,字可以少,作者用了很多功夫(他自己写的)我们也可以认可,但是我觉得,从排版到内容,作为读者我体会不到诚意,特别是紧接着《文心雕龙》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给不出评价,我只能以一颗星星来纪念我买书的诚意。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