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汪曾祺集:晚饭花集的封面

汪曾祺集:晚饭花集

汪曾祺

出版时间

2018-05-01

ISBN

978755590057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边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汪曾祺集:晚饭花集》将这些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汪曾祺先生用他独特的文学语言,将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苦难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作者简介
汪曾祺,原籍江苏高邮,1920年出生。他于1939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就读,并成为沈从文先生的亲传学生。自1940年起,他开始发表小说和散文,早期作品受阿索林和弗吉尼亚·吴尔夫影响,风格飘逸。历经生活的磨砺后,他的作品现实感增强,更致力于融合中国文学的传统。 汪曾祺在大学毕业后曾担任中学教师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9年后长期任职于文学期刊编辑工作,期间负责《北京文艺》、《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等杂志的编务。1962年,他转至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直至退休。 汪老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小说集如《邂逅集》、《晚饭花集》、《菰蒲深处》、《矮纸集》,以及散文集如《晚翠文谈》、《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逝水》和《独坐小品》等,为中国文学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荐理由
《汪曾祺集:晚饭花集》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作品中的故事既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又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体会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适合哪些人读
喜欢短篇小说、对生活充满好奇的读者
关注社会现实、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读者
追求内心平静、希望通过阅读感悟生活真谛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晚饭后的故事
故里杂记
李三
榆树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实在很喜欢《徙》这篇,众生众相,活灵活现。爱恨痴缠荣光败絮,本来说不尽,却能从一小点文段窥见一斑。 每个人都动容,都活灵活现,有旧时代的烟火气。
好喜欢 徙
本集主要是80年代最初几年的作品,能将原本平淡的故事讲得愈发浑然和成熟,这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这算是汪曾祺重回文坛的试笔之作,所叙除了旧日乡土的故人,还有身经动乱的故人。两个时代两种环境,但作者的处理,却一如既往试图在平凡的人生中寻觅可怜的诗意、倔强的人性光芒。《陈小手》是本集中的经典之作,将心理阴暗融入极其庸常的日常生活,实有四两拨千斤的妙处;《航空奖券》曝露人性的阴暗,对诗意的青春进行了强烈的破坏,两相对衬,可谓惊心动魄。《皮凤三楦房子》试图从扬州评话中的经典人物比附到历经动乱的倔强故人,但喜剧的结尾实在不大深刻,极易流入粗浅。《金冬心》的心理写实主义嫁接于历史想象,实在是一种非常别致的叙事,以汪曾祺的学识,此类小说如更多做,当别成一大风格,可惜略尝则止。此是极其可惜了。
《云致秋行状》看完好感慨。“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要说喜欢的篇目,实在数不胜数,《鸡毛》《晚饭后的故事》《晚饭花》《故里三陈》等都是这般,相交于其他方面,我更喜欢高邮的水乡,喜欢水乡里的烟火气息
安安静静,觅得世态人情万千。
淡而有味
干净。最近读的几本书老觉得邋里邋遢的,看了这本书后,一股清新的风吹走油腻感。尤其爱那几篇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故事,在昆明文化巷文林街,有种时空交错之感
“有时也会想到又过了一天,小小年纪,也感到一点惆怅,很淡很淡的惆怅。而且觉得有点寂寞,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