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上帝之子的封面

上帝之子

[美] 科马克·麦卡锡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555910060

评分

★★★★★
书籍介绍
巴拉德是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土著,外来者眼里的怪人,当地族群中的异类,“一个上帝的孩子,多半和你一样”。一场大火之后,巴拉德过上了穴居生活,他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原始的面貌,同时也在不断地遭受失去——失去房子,失去名誉,失去社会联结,直至失去生命。从现代文明中一步步倒着退回荒野,退到世界的边缘,终于再也无路可退。一个人是怎样被逐步剥夺殆尽的?一无所有的赤裸生命又要如何存在?“他决心继续前行,因为已经无路可回,那天的世界和往常的任何一天一样可爱,可他却在骑着骡子迈向死亡。” 《上帝之子》是科马克·麦卡锡的第三部小说,以冷静日常的笔调书写谋杀事件与神秘自然,简洁粗砺的短句与缭绕怪诞的长句交错,具有浓郁的“南方哥特”气息与暗黑浪漫主义色彩。在麦卡锡上帝般漠然而又悲悯的目光之下,青年巴拉德孤绝的一生如同一首残酷动人的荒野史诗,被放逐之人终而复始地无声吟唱。 2013年,由詹姆斯·弗兰科根据本书改编并执导的同名电影在意大利上映,获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 - )美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已著有10部长篇小说及其他短篇作品和剧作。先后斩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美国文学界主流奖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科恩兄弟根据麦卡锡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老无所依》,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
目录
1
2
3
译后记
用户评论
残忍的南方荒野,以及人在欲望和本能驱使下的“动作”。
读的时候不断想起福克纳"Barn Burning"里的Abner Snopes,不过这本小说中的莱斯特·巴拉德被赋予了更多野性的活力和怪诞的趣味。在第一部分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旁观者的第一人称视角交替叙述做好铺垫之后,第二部分变得尤其迷人,到最后的完结篇,我却没法厌恶巴拉德这样一个凶徒。麦卡锡简洁冷峻的文风里似乎融入了古希腊悲剧般的感染力,一个黑暗、暴烈、边缘、脆弱的生命存在呼唤着读者全身心的理解和拥抱,毕竟我们都是“上帝之子”而已。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本书是受到一起美国著名连环杀人案的启发而写的,但是和同样基于此案改编的经典电影《惊魂记》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麦卡锡不希望把一切责任推给心理变态的杀手,而是希望这个变态杀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我们每一个当代的普通人。从人的角度来说,上帝之子代表了当代社会在上帝死后的价值观道德观的空虚混乱,并且导致当代人生活在危险和困局之中。从神的角度来说,上帝之子是一个颠倒错乱版的爱洛斯,作者以此讽刺了当代人心中潜伏的藏尸癖,也就是只能追求一个僵死的理想模板,却无法和活生生的人沟通生活。作者完全没有为杀手辩护,但这部作品能让我们从杀手身上找到足够多的警示和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尽管生活和爱情都是很困难的,但逃避并不是捷径,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麦卡锡式的让人恐怖、恶心、难受的迷人。
据说角色的启发是Ed Gein,同样也是沉默的羔羊里面水牛比尔和惊魂记的诺曼的形象来源,盗尸食尸奸尸的上帝之子。
“他决心继续前行,因为已经无路可回,那天的世界和往常的任何一天一样可爱,可他却在骑着骡子迈向死亡。”——奸尸行为是真的狠狠刺激到我了。总有人活得不像个人,总有丑陋的不被理解的事情再发生。结局真的让我觉得有点讽刺,这是算什么呢?被人类社会所接受而以死亡之姿回归?
每日一書《上帝之子》這本書首先不適合未成年看,書中很多情節恐怕有點過於冷酷,甚至怪異,麥卡錫的其他小說里主人公往往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掙脫令人窒息的家庭與社會空間,去混沌原野上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是他決定不是為了恐怖而寫的一部小說,是一本反映當時南方社會文化的小說。
好久没看书了 麦肯锡的第一本 整个故事很怪异,最贴切的词应该是weird,但是莫名其妙又很好看 大概讲的是社会对人的异化吧
在科马克麦卡锡是笔下,我看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传统生活里的价值观没法解释那个冷峻的世界,让人不寒而栗。
像是在看科恩兄弟的电影 接近结尾 戛然而止的悲凉感 又难以用胶片记录 分寸感很微妙 其实这本书一点也不猎奇 不是题材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