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的封面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英]托马斯·卡莱尔

出版时间

2023-04-30

ISBN

9787556132263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1、世界著名批评家、史学家,英国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西方文学史讲演录,一部享誉世界的简明西方文学史。十二次文学演讲,讲述欧洲文学从古希腊至18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兼具见识与通俗性,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卡莱尔被看作是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社会评论员,对当时英国的社会舆论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在维多利亚时代被赞誉的重要演讲,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被誉为“切尔西的圣哲”。

3、“作家不像英雄,不需要别人来给他们罩上光环,他们本身就是发光体。”卡莱尔品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伟大作家及其作品,说出了他对各种文学问题、诸位文学大师的独特感悟,揭示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精神历程,引领读者进入深邃广阔的文学世界。

4、卡莱尔历叙每个民族的盛衰历程和精神气质,把捉民族精神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联,使得本书不止是文学史,更是文明史、精神史。

5、本书由演讲整理而成,表达口语化,由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智芹翻译,流畅好读,增加149条注释,使读者能轻松地进入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学世界。

6、封面采用现代简约设计,著名作家人名使用老式打字机字体,居中为渐变的星体,指向本书“作家本身就是发光体”的主题。封面采用莫兰迪本白,精致文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著名评论家、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发表的关于西方文学的十二次演讲的讲稿。托马斯·卡莱尔对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对每一个民族的性格,对每一位作家的品格都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和概括。如希腊人的欢快,罗马人的讲究实际,中世纪的信仰、忠诚,塞万提斯的幽默,但丁心灵的高贵、灵魂的博大等。贯穿整个演讲的是文学大师们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坚强、乐观、坦诚、幽默、谦逊、执着、追求真理,对人类充满爱。他们的作品是“大自然伟大心灵的絮语,是人类心灵的真诚袒露”。

【作者简介】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英国评论家、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他被看作是维多利亚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评论员,对当时英国的社会舆论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被誉为“切尔西的圣哲”。著有《法国大革命》《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迹》《过去与现在》《早期挪威诸王》《论书籍的选择》《衣裳哲学》等。

【译者简介】

姜智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中西文学比较、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等。译有《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二卷第二册《文学艺术》等13部,著有《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建构》《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等11部,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原序 1
第一部分
第一讲 002
文学总论——语言、习俗、宗教、种族——希腊人:他们的历史特征,他们的命运、行为——神话——神的起源
第二讲 01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西方文学史十二讲》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和通识性,阅读本书仿佛看到了西方文学发展的源头和历程。
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这几讲。他说:“希腊人用一种非同寻常的优雅,就像法国人用率真的行为一样,展示着自我的创造性。吟唱或音乐是希腊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不能列为次位。”这哪里是仅仅讲文学呢,这是在讲述古希腊的万种风情。当然在这一部分的讲稿里还有很多关于希腊灿烂文化的讲解,卡莱尔最迷人的地方是他的语言如此简练,以至于能够在最少的文字句子中容纳巨大的丰富的信息量。看看每一讲都不长,但是几乎要句句背诵下来想反复体会这些直指人类思想发展演化的讲义。
非常有高度的一本西方文学史,能流传200多年经久不衰,是有原因的,非常有启发,很棒!!!
  在第五讲的开头,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欧洲诸国的特别,由于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语言,所以也形成了各国不同的文风。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能看到意大利如何出现了但丁那样的人物,战争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显得非常的渺小。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智慧和文学永存。作者澎湃的热情,也时刻能够点燃我们的阅读热情。我以前读过但丁的《神曲》,说实话,没有读完,感觉好像不太理解他要写的内容。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就仿佛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导游,他告诉我这条阅读之路应该怎样走,才能看到美丽的风光。   我已经把《神曲》从书架的底部找出来了,准备突破梦幻,看到真实的现实。
托马斯·卡莱尔所作的一组演讲文集,兼具文学性和通识性,通过分析欧洲文学史上几位伟大作家(如苏格拉底、但丁、莎士比亚、约翰逊等),探索文学创造的方法和意义。
8分,通识性的部分西方文学巨匠和作品的背景,以作者和时代背景为主的文学分析在西方作品中确实算是很古老了,毕竟后续作者死了才是主流。
追求统一信仰、爱智慧却视怀疑为“理性的疾病”,“正是苏格拉底代表着古希腊的衰弱”。伟大又高贵的东西还真有独一份的诱惑呢,很有种当代罕见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古典情怀啊…
可以快速地对西方文学有一个时间上的框架概念。同时整过阅读过程都能感受到一种古远的气息。
绝对理想的老师,他的语气远重于他的观点。
有点古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