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的封面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郑子宁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出版时间

2022-04-01

ISBN

9787556709595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本你能“读出声”的书! 各地趣味方言话题,解锁中国历史文化。 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继《东言西语》《中国话》之后,郑子宁又一语言学科普力作! ◎趣说各地方言话题,解锁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发现更本真的中国。 ◎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你熟悉的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古人说话究竟是怎样的?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读者在收获语言学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里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郑子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语言学达人,了解英语、法语、土耳其语、老挝语等语言,熟知常州话、上海话、西安话、广州话、海口话等多种汉语方言。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过与历史、文化、民族尤其是语言相关的文章近百篇,著有《东言西语》《中国话》。
目录
清浊:字母的前世今生
要想强国,先学吴语?
吴语中的浊音如何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字母?
陕西人把“稻子”念作“讨子”是怎么回事?
卷舌音:最具争议的卷舌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和前两本比,这本优点就是按照清浊、腭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系统性要强一点:但这也只是针对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和语言学理论课认真学过的读者,认真读过且记得比如林焘《音韵学概要》、徐通锵《历史语言学》的,再配一本《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再看这书,才会有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读此书是有门槛的,所涉及的知识点对学音韵学的可能是常识,但放在人海中就属于门槛很高了。音韵学号称口耳之学,如果是南方人可能还有点发音基础,否则至少得懂国际音标,否则难尽其妙。所以很遗憾编辑没有在一些关键字旁附上二维码,请作者读一下增加直观感受会好得多,如果还有第四本,希望改进。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干脆,比如支脂区别,郑张尚芳文章一上来就告诉你支读什么。对于平翘舌,我倒觉得陈保亚博士论文提到的中介语对目标语的反影响可能是更系统的解释。
看安森垚讲过一期方言调值,这该不是参考书吧,读来无声胜有声,翻书翻得舌头直打结,堪称发音肌肉魔鬼训练,不如音韵书今后干脆直接上架健身指南区吧。 感觉麦克卢汉所言极是,不同媒介形式对同一信息的传达效果的确大不相同,抖音短视频传播直观但有失深度,书籍考据详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过于专业了,如能再版建议给门外汉补充一章术语表,省得边读边查,影响阅读连续性。 掩卷不禁会想,很多时候语言只是腭化了,本质上并没有恶化。南腔北调永远都在变化中,而人们沟通表达的意愿从不停歇,或许这才是一直矗立在人类基因中永恒的巴别塔。
书中有很多语言学冷知识,但是有阅读门槛,适合空闲时翻看,如果配合扩展书籍一起阅读,能够增加体验感。真正沉浸进去,还是很有趣味的。
对专业者太浅,对外行人太轴,适合有一点点基础的非专业人士看。
北方话里也有前后鼻音不分的方言,而且段位颇高。“屯”和“同”、“群”和“穷”在山西、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和陕西北部的方言中基本都分不出来,其中的佼佼者甘肃张掖更是顺便做到了“南”和“囊”、“连”和“良”也分不出来(这两组西北其他地区一般可以分),可以说是汉语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的最高境界了。至于“跟”和“庚”、“金”和“京”,不消说大概也可以猜到在这些北方话里是完全同音的。此外,也不要冤枉了全体南方人民。我们的要明确一点,所谓不分前后鼻音的“南方”人,大多数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南方人。整个长江流域虽然方言复杂,但是从上游到下游连同支流的成千上万种方言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些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不过要是脱离长江流域,到更南方的闽粤地区,就会碰到不仅能分前后鼻音,甚至前鼻音还能再分出一类的人士。
我很喜歡!作者在羅列專業知識的時候總不忘舉例,讓人看了一下就能夠明白,尤其是涉及東北方言的那幾章,我看了之後真的一整個恍然大悟。不過“重紐”的相關討論真的好複雜喔
方言学专栏文章集
和作者前两本书相比,这本书的章节名中常常带着几个枯燥的专业名词,但读者千万不要被这些看似深奥的名词吓住,它仍然是一本信息丰富的、并具有阅读快感的有趣的书。这些年,关于中国人从何处来、信史之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逐渐成为“显学”,这说明人类对寻根溯源是充满热情与好奇心的,这也是像《何以中国》这样的书广受关注的原因,那么作者的系列丛书可以被视作语言学上的“何以中国”,感谢作者让我从一个不常见的角度了解到基因中的过往。
有点枯燥 跳着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