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建筑史的封面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出版时间

2023-11-01

ISBN

9787556711390

评分

★★★★★
书籍介绍

遍览上古至清末民国的中国建筑面貌,

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著作,

梁思成先生的毕生心血!

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为底本,最大限度还原作者本意。

📕编辑推荐

◎学贯中西的建筑大师、保护文物和传承文化的先驱——梁思成先生的经典著作。初稿为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后因授课需要编写成讲义。书中绝大部分资料都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和工作同志的实地调查、测验的成果,他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di一本由中国人自己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shou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建筑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博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从上古至清末民国的中国建筑均有涉及,通过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了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书在手,即可遍览各个时期的中国建筑特征,明晰不同时期建筑的优劣,参考价值卓著。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是di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从上古到清末民初分期阐明中国建筑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等。对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各民族与中国情况之异同,都有述及。

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五十年代初作为讲义,出版了若干油印本,限于条件,没有印插图。本次出版即以油印本为底本,参考后续出版的各本修订了部分笔误,并增补了书中提及的相关图片,以期最大限度呈现梁先生本意。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等作品。

目录
👀油印本付印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3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16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工程做法则例》...............................1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梁林夫妇以身作则,为我们后辈做了行万里路的榜样。这本我觉得十分珍贵,收录了不少他们夫妇的手绘稿,十分难得。也让我们了解了建筑发展的由头,是一本对中国建筑学科入门的好书。
这一版本好在插图和对相关术语的规范统一,也是公版书里再版能够推出点新看头的。正如其所言「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建筑类书籍阅读的关键除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对图例的观察,这本更注重图例的再版就挺让人感到适意。
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读起来很爽。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们独特的木架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中也是独特的存在,西方用石制建筑构建起来文明的架构,希腊,罗马的雕塑,高大的神庙和精密的几何造型,夸张的造型,巨大的架构营造一种宏大雄伟的气势,而我们则是用严丝合缝的斗拱,雕梁画栋的彩绘,造型精美的脊兽,向上延伸的飞檐翘角,彰显人和自然和谐统一。
即使不学建筑,书架上也要有这本书,对我们是鞭策是警醒!
手上有三个版本的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读库重在图纸,三联重在文字,后浪图文并茂,印刷质量和纸张质量都比三联好得多,开本较小便于携带,版式大方品味良好。从书籍设计来说,封面直接用梁思成的手绘为背景,以黑色与金红色为主调,予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而起阅读之心,让这部经典老书焕发了新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