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的封面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美] 埃里克·坎德尔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557686727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

诺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运用脑科学原理来阐释人的审美背后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 编辑推荐

你是否觉得抽象画——

与涂鸦无异,不知所谓,甚至连标题也让人看不懂。

你是否进一步思考过——

抽象艺术为什么会成功?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看懂抽象画的人究竟看到了什么?

著名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从大脑的角度告诉你答案:

美不仅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也存在于观看者大脑的前意识创造过程中。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对抽象艺术缺乏了解,乃至存在误解或偏见。

●抽象画激活大脑的方式与具象画非常不同,而我们缺乏相关学习与训练。

●抽象艺术家所主张的:对视网膜的感官刺激,不过是点燃联结性记忆的火花。

◎为什么你要了解抽象画

●根据《艺术新闻》历年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及展览观众人数调查报告:现当代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大。而国内观众似乎更偏好经典绘画展。抽象艺术在海外取得了成功,我们却不知其为何及如何取得成功的。

●抽象艺术家分离出复杂图像的基本成分,不仅让观看者获得不同以往的知觉和情绪感受,也是创造条件鼓励自上而下的联想,让观看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全绘画。这是欣赏抽象艺术之所以艰难的原因,也是乐趣所在。学会欣赏抽象画,我们不仅是学习一种看待艺术的新方式,也是以一种新方式看待我们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为什么建议你通过本书了解抽象画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可以了解审美背后大脑的运作机制,如果你是科学研究者可以知晓抽象艺术的探索过程,倾听这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或许可以启发新的艺术创意或科学想法。当然,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更可以同时习得脑科学和抽象艺术的相关知识。

●不同于以往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的著作,本书作者坎德尔是一位热爱艺术的神经科学家,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艺术的新视角——科学视角。作者清晰的逻辑、简明易懂的写作更是带给我们舒畅的阅读体验。

●英文原书出版于2016年,得以引入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我们在直观感受每幅抽象画的同时,也知道我们观看时的所有反应是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

🔍 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但如何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为切入点,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成分及组织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艺术家用以分离出形式、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则是为了让人获得与观看复杂图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引入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而且可以打破对抽象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学会更好地欣赏现当代艺术。

🎈名人推荐

像“天才”或“文艺复兴人”这样的词在这个主张平等的时代很少被使用,但这样的描述并非完全不适用于坎德尔。坎德尔以其在记忆方面的工作闻名,他现在写了一本不同凡响的书,书中充满了诗意的见解,同时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

——V.S.拉马钱德兰,著名神经科学家,《脑中魅影》作者

为了缩小艺术与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坎德尔通过还原主义模式提出了审视抽象艺术的新方法:当涉及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和引发我们的审美反应时,少即是多。

——艾米丽·布劳恩,著名策展人,纽约州立大学艺术史特聘教授

对神经科学家以及任何一个对视觉艺术和人文科学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杰伊·舒尔金,美国乔治敦大学神经科学系研究教授

🌿媒体推荐

这是关于心智科学和现当代艺术的一次引人入胜的研究……坎德尔的想法值得深思,这也许会为神经科学的探索和艺术创作开辟出新的路径。

——《出版商周刊》

🎉获奖记录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2017年度生物医学和神经科学类图书荣誉奖

目录
译者序
第一部分 两种文化在纽约画派相遇
导 言
1 抽象画派在纽约的兴起
第二部分 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方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以为“脑科学”“抽象画”是我这种普通人理解和欣赏不来的,没想到作者写得这么平易近人!!!是本很好的科普书,关于脑科学和抽象画都能学到不少知识,最关键的,确实扭转了我对抽象画的偏见!!!(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可能我确实无论在脑科学还是抽象艺术上的基础太差,喜欢这样的书!)
本书提供了一种新鲜的科学视角来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过程。如作者接受采访时所言:“从科学的视角来阐释艺术,并不意味着要剔除其本身的神秘感,而是要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艺术如此美好且难以捉摸。”本书很容易被误读成是一位科学家在单方向地用科学的眼光和证据来理解和剖析艺术,这绝非作者本意。作者在最后一章明确指出,不只是科学家受到艺术创作的激发从而开展对艺术的科学研究,反过来,艺术家也应该吸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创作出更具创造性的艺术品。本书则是在这场伟大对话的起点做了一次优雅的抛砖引玉。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近现当代艺术的一块铺路砖。
这个内容难道不应该是你为什么看得懂抽象画?无中生有的中文翻译标题是在干嘛?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确实是一本超越原著的中译本。坎德尔让现代科学和抽象艺术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是否意味着喜欢抽象思维的人也更喜欢抽象艺术?至少我是一直对各种具象的人物风景画毫无兴趣。跟随坎德尔对抽象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的脑科学分析,让我这个艺术盲也有了一点开窍的感觉,也想去看看正在西岸举办的康定斯基展了。
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 诺奖得主坎德尔从脑科学角度解读艺术创作,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审美~
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因为看《会计刺客》,知道了抽象派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确认自己对抽象艺术没有认知,然后有,买了这本《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和《梵高手稿》。我想说的是这真是一件愉快的事,系统化的了解自己不熟知的东西,虽然看完我依然看不懂抽象画,但是我更加对艺术有了兴趣。网络充斥着碎片化快餐不易消化食物,花点儿时间和钱也学学自己搞不明白的东西~
看完以后觉得抽象画更像是,作者创作了一半,读者补充了一半这样的互动模式,不必过分苛求一个官方解读。
早年了解西方绘画史的时候,我对绘画的理解基本上到后印象主义就停滞了,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到底好在哪,完全没有感知。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也开始喜欢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沃霍尔的作品,但抽象艺术传递感受的过程我仍然不清楚,于是,我被这个书名吸引了。但本书主体讲的是艺术与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方法,并不是为了让人看懂抽象画而写,尽管它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这本书并没有解决我试图理解抽象绘画的问题。 但我在本书中读到了我曾经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面孔识别。“面孔探测需要用到对比,而面孔识别需要用到形状”“大脑的面孔探测机制与控制注意力的脑区存在很强的联系”,这些已经通过科学实验证实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面孔识别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将会成为划时代的大事件。
这书还有一股味儿,挺上头的。。。
2022.2.3@家里。大年初三,打算在明天去图书馆前把书换掉。如今喜欢这种科普类的小册子,却不愿为其中的理论买单。把这本书看作一本集大家之长的抽象派画家的小品文集合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