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症之后的封面

重症之后

[加] 丹妮拉·拉玛斯

出版时间

2022-03-31

ISBN

9787557699642

评分

★★★★★
书籍介绍

重症之后,终身患者要如何与疾病共处一生?移植手术后,患者要如何接受生活的不便,应对未知的变化?急救治疗中,伴随着重症监护而来的综合征有哪些?危重症救治和后期护理中,有哪些常规与非常规的做法?

这是一本让读者深入了解危重症救治、反思技术发展的医学人文经典之作。书中,作者丹妮拉·拉玛斯以克制的笔触,深度记录了危重症治疗鲜为人知的一面-离开ICU并不代表一切好转,先进的医疗技术虽然救活了患者,但也造成了生死之间的复杂境况,其中,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时常面对窘迫与希望并存的选择。

不仅如此,作者还从医生的专业视角记录了许多患者的真实经历,这其中有迟迟等不来器官移植的4个孩子的母亲,有遭遇意外丧失记忆与自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你正在陪伴身患危重症的亲人与朋友,如果你正在从事相关的医疗和科研工作,如果你想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拥抱生活的每分每秒,那这本书会帮助你科学认识危重症治疗与后期康复,让你更加理解治疗的意义与价值、更加了解现代医学技术的可能与局限、更深刻地体会此时此刻的生与不可避免的死,为自己与至爱之人做出更好的决定。

丹妮拉·拉玛斯(Daniela Lamas)

丹妮拉·拉玛斯是布列根和妇女医院肺科及重症监护科的医生,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师。她拥有哈佛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曾在《迈阿密先驱报》担任医学记者,文章经常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

《重症之后》是拉玛斯的处女作,该书获得了国际知名外科医生、畅销书《蕞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的盛赞。目前,拉玛斯正在创作她的下一本书。

目录
推荐序 重症之后当明白
引言
第1章 成为绝症年轻人的“好友”
患者也是一个完整的人
理想的医患对话是怎样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面对不可知,善意是最大的救赎,接受不完美。生存之外,每个选择都有其意义,相信医学奇迹,相信科学。同时也要接受医学的局限性,不忘告诫自己要对单薄脆弱的生命永远保持谦卑,以虔诚之心为噩运者祈福。 本书的作者为肺科和ICU的医者丹妮拉·拉玛斯,她在此书里以冷静克制的笔触和有温度的医学人文关怀,深刻而严谨地记录了危重症治疗患者的生死场困境,探讨生命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富有人道主义的慈悲精神与人文主义的温暖情怀。
这类医学人文纪实向的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类学”角度的切入的话,就很容易turns into某种意义上的故事会,这本就是这样。阅读过程感觉就像是作者不停在报医学类菜名。
一个60岁心脏病患者回忆起他小时候:“从小跟父亲和兄弟姐妹那儿学会了钓鱼,白天在湖上划船钓鱼,晚上在岸边露营,他的父亲带着吉他,一家人围着炉火唱歌。也是他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延续的传统。他一直努力战胜疾病,希望有一天带着外孙去湖里钓鱼。
重症之后,探讨治疗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对于探讨医学知识而言略显粗糙,但对于危急病患者或患者家属而言又是一种经验交流。更适合当成纪录片来看待,以及用于向大众普及重症患者的生活处境。
每章一个案例,第八章的梅根把我看哭了……作者作为医生,虽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病人的痛苦,但是很认真地在观察他们,努力为他们减轻痛苦。重症之后未必能完全康复,而可能是另一种生活的起点,那些曾经威胁生命的突发疾病患者,活着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证明现代医学的辉煌(书中某句话大意),而通过这些手段,他们能够做更多事,同时也会承受更多痛苦和不便,或许这就是代价。最后的一章总结了那些案例,就像电影大结局,甚至可以想象运镜。祝福所有人。
很推荐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护工作者看的一本书,会有很多共鸣。重症无法用现代医疗手段达到痊愈,只是用另一种病替代了重症。这种病可以是“残疾”,可以是“永无天日的战斗”,可以是“走在悬崖边上”,可以是“再也回不到从前”。
流水账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