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与父辈的封面

我与父辈

阎连科

出版时间

2021-02-01

ISBN

978755943859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一本书写父辈蚀骨情深的忏悔之书,一场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深刻书写父辈、剖析自我的忏悔之书。只有真正理解了父辈的生活,才能看清自己的命运。

★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

作品饱含深情与大爱,是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无论是身为父母长辈,还是儿女晚辈,都会被其深深触动。

★包揽多项散文奖,备受业界好评和关注的经典读本

首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作品、中国散文年会评选的“2009年中国百篇散文奖”第yi名、2019年版本荣获豆瓣年度十佳中国文学,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散文协会和《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评为年度优秀作品。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也别忘了回家

“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

★在我所有作品中,《我与父辈》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盛誉都太轻了。——阎连科

《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

“父辈们在她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理解了父辈的生活,就看清了自己的命运。

阎连科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2004年转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曾获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入围2012年度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短名单,2013、2016、2017年三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和长名单;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2014年卡夫卡国际文学奖、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2016年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

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三十多种语言。

目录
被我走丢了的家
自序
第一章 我的那年代
小学
《红楼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父亲 大伯 四叔 一个比一个苦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但不是过度解读历史 而是不要再回到那个年代
上大二的时候读过一回,将近十年过去再读一遍。不知道是版本的删减还是我记忆出的偏差,我怎么觉得少了一部分关于作者一个哥哥的早逝的描写呢?感觉没记错啊?毕竟读到那里哭了印象格外深刻,当时还觉得作者可真敢剖析自己的阴暗一面,要是删了我也理解,完了,除非我找到那个版本的书对比下,否则我总觉得这是删减本。大二读后心里很难受后劲很大哭了又哭,心想父母那辈人可真不容易,现在读了,一些话更为理解,却没过多情绪波动了,怎么说呢,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照顾一家老小,都是为了把日子过成生活,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苦,这个年代也有这个年代的辛苦,生活确实好多了,本质内核却没变,除了更珍惜更努力外,其实不值得大说特说。大概就是天凉好个秋的转变吧。
写乡村,写过往,太接地气,好几次都哭了。。
直击心灵的真诚
这是一部回忆录,亦可说是阎连科的“忏悔录”。作者用深情的笔触还原了一个年代,以及身处那个年代的农村人民。而这些农民恰是他的亲人,故事也因此变得真实、感人起来。他的文字仿佛也贴着我父母曾对我说起的的那些回忆,从他的描述中我甚至能看到我的姥姥、姥爷,忆起他们最朴实的美德与可敬。
作者记录着他的父辈,我作为子女阅读着自己父辈的成长、操劳、艰辛。 对于正常的人,死亡是站在你人生的前方某处,在等着你一日日、一步步向它走近,待你到了它的面前,它能够伸手及你,它才会伸手携你而去。但对于一个病人,那就不仅是你一日日、一步步向死亡走去,而是死亡也从你的对面,一日日、一步步向你跑来。 天下没有一碗好吃的饭。 长辈年纪再大也是前面挡风的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 父辈们为我们拦下了太多 他们的肩膀远比我们沉厚
我也时常思念伴随我成长的那片土地,以及那些朴实的邻里乡亲。
好真情 读的过程好几次落泪 对父亲的愧疚 大伯的劳作与戒不掉的赌瘾..
散文比小说要温暖太多,尤其作为在同一片土地成长起来的人,有太多的共鸣 只是阎连科的语言风格依然算不上优秀,尤其是一些比喻实在不甚高明 阎连科对于我一直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谈不上很喜欢他的小说,但是欣赏这个人的认真和坦诚 自己的阅读也受到他不小的影响